Thursday, March 2, 2017

三言两语:使徒行传

小引:
自2016年始,我们教会主日崇拜时间改为早上十点,主日学转到了十一点半开始,分成四个成人组三个儿童少年组。在成人组里面人相对最少的是“教会与教义”小组,这一组所引发的许多问题都不是一言两语可以提供“标准答案”的。前次已经特别回应了他们有关“亚拿尼亚与撒非拉之死”的问题。这次针对的是更大的一个问题。
召聚人周伟执事问:使徒行传时代的教会与我们今天的教会有什么不同?

相同的就不重复了,一主、一信、一洗、一神,是两千年不变的!

不相同的地方才是周执事特别思索的地方。使徒行传总是给我们一些困扰,特别是在当今时代的处境下,对照最初的教会有许多不能言说的距离感。这两下之间的不同到底在哪里?历史的原因?文化背景不同?或是(许多人会想到的)早期教会更有上帝的同在,今人不如古人?

在我看来,如今的教会与使徒时的教会最大也是最根本的区别是“权柄模式”的不同。

什么是“权柄模式”?这个词是本人的原创。“权柄模式”就是权柄运做时所产生的外在表达形式。有点象“管理模式”,但管理包含“权柄”却不能完全表达圣经中的“权柄”概念。“权柄”是不会改变的,而“权柄模式”在两千年教会历史中有过许多次的变化和整合。

什么是“权柄”?这是个法律化甚至军事化色彩的词语。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解说:“权柄”就是“要听谁的”、“要照谁的要求做”。那个引导你的思想和行为的标准(人、思想、信念等)就是管控你的“权柄”。

整个人类的历史其实都可以简化为一个“权柄模式”变化过渡史。

所有的“权柄”(包括世俗的权柄)都是源于上帝绝对的主权!伊甸园中的亚当,本在上帝的“权柄”之下,那是原有之正常情况;后来他听从(注意:是“听”并且“从”)了夏娃的意见,因为夏娃“听-从”了蛇的意见。权柄次序的掉转是整个堕落事件的根本!

之后整本的旧约都是上帝选召悖逆的人,让他们回归顺服祂的权柄(包括守安息年,都是学习在恩典中服从上帝的命令)。而旧约历史给我们看到的是人完全的失败!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地方只能有一个“权柄”(中国象棋里的王是不能见面的);可是人犯罪堕落之后的结果就是在自己心灵的圣殿中有了一个“权柄”坐在王座上代替上帝,那就是被称为“己”的东西。恩典临到一个人,就是在心灵圣殿中的一场战争,上帝和“己”抢夺那个“权柄”的王座。

当我们说“我要听从上帝”,就是说我们接受了上帝的权柄,成为祂的臣民。但问题来了,怎么才叫听从上帝呢?这就要回到“权柄模式”的问题了。当我们自称要听从“上帝”时,是如何听从的呢?许多人会问“上帝在哪儿?”其实我们更应当问的是“上帝的权柄”在哪儿?或者也可用加尔文常用的神学情表达“上帝的主权”有没有被高举?

暂停一下。我很怕听到有人说“我得到了上帝的启示”、“上帝对我说”、“我是独自领受的,没有别人知道”。这些话都是自证自明、自证的循环的权柄,一旦超出了那个“自我”的范围就失去其“权威性”,在“我”之外的“他者”凭什么接受这个“我”自己里面的权柄?(只有傻子和疯子才会相信!)

了解“权柄”和“权柄模式”需要我们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谁可以代表上帝的权柄?
    凭什么?

用这两个问题来看圣经,我相信不只是对《使徒行传》会越来越清楚,甚至明白整本圣经都大有帮助。

“使徒”是上帝权柄的代表,使徒的资质是什么(凭什么)? 
他们曾亲自跟随过耶稣,是耶稣亲自所选的使徒,耶稣基督自己是他们权柄直接的来源,他们在那个世代全权地代表上帝。
所以亚拿尼亚撒非拉会仆倒在使徒的脚前,所以使徒的影子都可能会使病人得医治,并且只有经过使徒“按手”以后,才会受圣灵(有时说方言)。
保罗,今天没有人怀疑他使徒的职份,但在当时许多教会却质疑他,因为他们没有象其他十一个使徒那样跟随过耶稣;所以在使徒行传中重复地讲述了他三次被主呼召的事件(9,22,26章。注意,在圣经中重复讲的事情都是特别有深意的,而重复三次的事件是很少的,十诫只重复了两次,耶稣的生平重复了四次!),以及他做了几乎与彼得同样的事奉,包括“讲道”、“行异能”、“按手使人受圣灵”、“得到奇妙的解救”等。所以使徒行传三分之一的篇幅是要向初期教会说明使徒保罗的权柄。
而全书到最终却没有给他一个英雄的结束,因为此书完成时保罗已经殉道,但留在书未的并不是使徒慷慨就义的纪念碑,而是连续几章没有“神迹”的平凡旅行和最后在出租屋内平静的宣讲。因为那个使徒的权柄模式会过去,而代之的是神国度和圣言的“权柄模式”;终究如使徒本人所言,我们不过是瓦器,而我们所承载的圣道才是里面的珍宝。瓦器会朽坏,但珍宝却要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
其实我们将 Acts翻译成为《使徒行传》是不准确的误导翻译。《行传》开头时已经说了“我已经作了前书,论到耶稣开头一切所行 acts的……他受害之后……”这里其实是告诉我们《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都是讲那个Acts,只是《路加福音》是开头的Acts,《使徒行传》是之后继续的Acts,真正的“主角”其实还是上帝自己,是圣父、圣子、圣灵的Acts。这样我们就会明白,上帝如何恢复和重建正常的“权柄模式”,亚当里所失去和混乱的,在基督里一步一步地重新建立起来。
不同的阶段会有上帝不同的“代表”,会有不同的“权柄模式”。“权柄”是不改变的,“权柄模式”是会变化的。
再举个例子解释一下吧,还是用人生命的成长为例:
婴儿生命中的权柄模式是百分之百的父母,父母在婴儿身上有完全绝对的主权,父母把他们放在那里他们就会在那里,他们没有任何选择;
幼儿园时代,孩子生命中出现了三个权柄,父母、幼儿园老师和自我,他需要在其中作出选择,并且学习按排从权柄的先后次序;
中小学时代,父母、老师、同学、社会、自我,影响他决责的因素加添了,这个时期如果“权柄模式”混乱不清,基本上后面的半生都要为之付出惨重代价来修补。
进入成年之后,自我的意识就会成为主导,其他的都是参考意见。如果一个人不相信从前父母是代表上帝来关爱和管教他们的,那么很难让他们成为降服于上帝的天国儿女,他们是可能会做基督徒,但很不容易成为全然委身于教会的基督徒。

回到教会的问题上,其实两千年的历史也很象一个人成长的历史。使徒时代的“权柄模式”好象婴儿时期,绝对唯一的权柄就是使徒。
之后的权柄就是属于由使徒直接选立的长老/主教,然后是教父时代,渐渐地大公会议确立了正统信仰的范围,教会中最重要的权柄表达模式不再是个别的某个人,而是“信经”和“大公会议决策”,进入了文本时代。虽然已经进入文本时代,但主教权柄(教皇系统)与信条之间的权柄还要再加上世俗政治权柄对教会的影响和争夺。

今天的基督徒会问,不是“唯独圣经”吗?不是要听《圣经》的教训吗?我们不是有了最终级的权威就是《圣经》吗?这都是很现代的、更正教基督徒的宣言。在十五世纪之前,虽然是有《圣经》,但是中世纪千年历史中,很少很少有人能够看到《圣经》。因为:1、大多数人不识字,并且,2、中国的活字印刷还没传到西方之前,《圣经》都是手抄本(超级限量版),一个国家区域都不一定能够有一本圣经。

有关教会历史的许多细节大家可以参看我们当初所上过的课程录像,或者国内不能看youtube的可以参看《历史的轨迹》一书。在此就不啰嗦了。

今天教会与使徒教会的区别就可以清楚了。使徒教会的“权柄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因为象婴儿期的父母与儿女的关系,所以也显得很“亲密”,很“人性化”。而我们今天的教会的“权柄模式”经过了两千年的延革之后,相对的更多复杂。对于小小教会或是初创教会,多少还留有早期教会“家长制”的“权柄模式”;而大一些的教会成熟的教会就进入了“长执的权柄模式”,有了规章和管理层;再大一些的教会/宗派就会有“教区权柄模式”,一些疑难问题会交给由几十间教会或是几百间教会联合形成的“教区”来解决。

基督徒与天主教徒有什么区别?就是基督教会无论在何种“权柄模式”下所指向的终及权威是《圣经》,而天主教会不是这样(虽然梵二会议之后解除了信徒阅读《圣经》的禁令)。

民主制呢?许多公理会的或是无宗派教会的基督徒可能会问这个很有现代感并且是美国化的问题。
在教会制理体系下是没有民主制的,今天出现的都是很晚期才出现的,并且主要是出现在美国二战之后的福音派阵营。民主治理教会无所谓好与不好,就象一双鞋的好坏重点不是大小而是合适一样,西方个别教会能够民主管理的原因是:主体的成员都有足够丰富的圣经和神学的训练。每个人都能够全然降服于上帝,才有可能出现健康的“民主管理”;可是困难在于,全然降服总是最难做到的。在我们心灵圣殿中的“主权之战”每天都在进行。在这样的情况下,什么样的“权柄模式”就会直接左右教会的发展。

小结:
其实这个“权柄模式”搞清楚了,是可以解决许多许多信仰、圣经、生活、工作等方方面的问题的。

不久前我曾经做了一个小调查,你心目中的教会是什么样子的。大部分的回答是“家庭”或是共生的团体(村落)。可其实圣经多次说“万军之耶和华”、“耶和华的军队”、“圣徒的营”、“在军中当兵的”、“打美好的仗”、“冠冕”、“铁杖管辖列国”……许多这样军旅化的用词。而耶稣升天以前、使徒行传的未后,还有启示录都不断地讲说着“上帝的国”。这每一点都是与“权柄”接连在一起的。而这“权柄”也正是当今的教会最为忽略的部分。

很少有基督徒将教会理解为“军营”,这也是许多教会内部冲突不断的原因。因为我们是来到一个“家”或是一个“俱乐部”,家里的孩子们都长大了,老人家又没有跟上时代,“听谁的”这个问题早晚会出现,也迟早要带来内部的矛盾,而“分裂”也成了许多教会无法回避的问题。“分家”与“哗变”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分家”一定是因为“人丁兴旺”,但“哗变”一定是天下大乱。在家里我们可以选择性地服从“权柄”,甚至可以不听父母的去听祖父母的,许多孩子很精通这种“权柄”游戏,这并不会破坏家的合谐。但是在军中的士兵却不可以选择性服从,说“我不听你的,我只听将军的命令”。

我要听上帝的!那么在使徒时代很简单就是跟随和服从使徒们的带领;在教父时代就是听从地区长老/主教的领导;在中世纪就是听那些神父修士们的教导;宗教改革之后就是回归圣经,听从全本圣经的教导。每个时代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在教会里”!无论教会的权柄模式如何,如果不在教会里,自然就与这个“权柄”无关。奥古斯丁说“教会之外无救恩”,人或是在“己”的权柄之下,或是在“上帝的”权柄之下,这就决定了他永恒的生死祸福。

昐望本文对所有学习《使徒行传》甚至全本圣经的肢体有所帮助。我想,那些以有过军旅生涯的朋友可能会更理解今天在这里所说的吧!

以马内利

宫景耀 牧师
2016年立春 丙申之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