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26, 2013

十月廿五日记事,2013

这两周在迈阿密最为惊人的事情是两位博士生上周三的晚上在回家的路上出了车祸,双双倒毙在异域他乡。

渐渐的一点点了解了一些相关的情节。他们到迈阿密的时间只有几个月,看来是还没有完全适应和熟悉这个地区。而撞倒他们的好象是一位年长的女士。目前这一对学子的意外震惊了当地,甚至在海外门户网站上亦有相关的报导。女孩子的母亲好象这不久就先从中国赶到了美国,而男孩子的父母好象是这两天才到。

上网搜寻他们的消息,无意中却发现差不多在同一地区、同一学院的另外两起类似的车祸,分别是发生在2010年和2012年,在其他的州中国学生出车祸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再看到这几天悼念的学生们惊慌无助的神态,不由得心中难过。我们无法面对这样的悲剧,也没有能力避免这样悲剧的发生。面华人社区的无力和无助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这几天关注着事件的进行,默默为他们的家人和同学们祷告。愿上帝亲自安慰,带领大家走过死阴的幽谷。

与一位姊妹聊到这件事,之后感觉有一些需要我们去做的事情(虽然很多事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完成的):

一、华人社区需要一个重要的内在凝结的力量,北美华人如何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并且走进美国的社区、市府,让华人社区的声音得以发出,并被人注意;

二、需要有许多有能力的华人牧师、华人律师以及政府人员,他们能够带领华人社会特别是新来的华人同胞,顺利过渡,了解美国的法律、法规,免得势单力薄又走进各种因为双方文化和社会差异带来的误区;同时华人社会的领袖可以代表华人与美国政府对话,加增华人的生存空间和影响力;

三、华人需要深层的生存关怀,特别对于生死祸福这些人力不能左右之事情的认识和了解。简单来说,就是需要信仰的建立;因为来美的学子所追求的往往还只是限于西方的学术、财富和生活,所以一但面对生死就产生内在的焦虚,甚至是无名的恐惧。

四、华人教会其实提供的是华人同胞,特别是初来北美的中国同胞最多帮助和平台,但因为教会内部的各种矛盾、冲突所带来的教会力量的薄弱,无法更深入地进入社区起来带领和关怀华人社区的做用。

总之,在北美,往往很多民权、民运活动都是在教会牧师的带领下进行的,教会不只是提供宗教与信仰的所在,更是一个社区的灵魂。但因为华人大多不了解基督教信仰,甚至是无神论、排斥信仰,所以很多华人希图以学生会、同乡会的形式起到凝聚社团的力量,但结果并不理想,因为学生会与同乡会之类的会所有太多的自限,无法同时波及到每个角落。而如何让华人同胞正视并接纳教会本应有的做用,显然是件长远的工程。需要更多教会同工同道努力达成的长远目标。


今天晚上看到地方台的新闻,几处新闻台都有一些现场的传播。不过第六台的传播让我有一丝担忧,他们在一个中国男生的采访录象上特别加添的字幕(那个男生是讲的英文,本来是完全不需要字幕的),这个字幕强化了一些学生对于这次交通意外的态度。那位男生以一种非常坚决的口吻说:that women driving the porshe should be punished for her wrong doing. (那个开着保时捷的妇女要为她做的错事受到惩罚)。

刚刚在网上找到了这段新闻的录像:http://www.nbcmiami.com/news/local/2-University-of-Miami-Medical-Students-Struck-and-Killed-by-Car-Remembered-at-Makeshift-Memorial-229343951.html

新闻台在这一段下面有意强化地加上了英文字幕这明显是别有用心的。因为做为一个美国人都明白,这样的案子在未全面调查清楚之前无人有资格提出任何诉颂;并且这最多是件恶性的交通事故,除了保险公司的相关赔偿以外,造事司机会根据其行车记录以及调查结果进行处理,如果司机当时没有醉酒,没有逃逸,最高的处罚不过是吊销驾证;而如果醉酒或逃逸,对司机的处罚将由政府提出公诉,并不是由交通死亡一方提出。而从很早的新闻报导中已经多次说明,造事司机并没有被羁押,说明警方根据造事司机的情况不认为她有刑事案件的可能。

我相信这些刚到美国的孩子们,可能完全不了解美国的交通法规,在美国辨认交通事故的责任人是需要很多很多调查和证据的,虽然行人有先行权,但在交通事故问题上并不一定会将责任完全归给汽车驾驶员,过去在中国是有类似的法规,就是无论是谁的原因只要汽车轧了行人一定是开汽车的要承担责任(这也是为什么常常有司机倒车回来将倒地受伤的人反复轧死的案件发生,因为轧死人只需要一次性赔偿,但如果轧伤了可能是无尽无休一辈子还不完完的赔偿)。而在美国会对责任进行分析,如果不是司机的错,司机不需要任何赔偿;如果是司机的责任,其赔偿也是由保险公司支付,如果受伤者对赔偿不满下一步才是到法庭审理。因此在美国很少会有造事逃逸的事情发生,而一般来说交通造事之后逃逸的大多是有非法的原因(偷盗的车、没有保险、正在从事如贩毒之类的违法行为)。而当孩子们今天在媒体前面提出要严惩造事者时,绝对是我们华人都可以理解的一种情感性的表达,他们在找不到任何情感的突破口的时候,只能将内在的焦虑和悲伤转化成对造事者的恨。

可是,美国人不能理解我们大陆同胞这种情感的深层原因;在这里被当地电视台经过处理和强化之后,对华人社区在美国人心中的印象绝对不会有任何好处。从而让我特别担忧!因为在事情未完全调查清楚以前,这样的“呼声”只会加增西人对华人的误解,认为我们是不讲法理的人。

加上这几天网上正在进行的Jimmy秀中要“杀光中国人”的节目的讨伐,不能不让人想到为什么最为温和的华人在北美这个相对更加尚武的社会中,总不能有一个公正的地位。

如果能够说:希望警方尽快提供调查结果,以慰家人。即给警方施加了压力,又不会让美国民众误认为华人的不明就理,那样,我想效果可能会完全不同。
(就我所知,到目前为止,当地警方并未招开正式的记者会议,向媒体和社会通报案件的相关细节)

随想随写,是以为记!

愿上帝保守每一位海外游子平平安安!


宫牧师
主后2013年十月廿五日 迈阿密





Wednesday, September 11, 2013

九一一十二年祭

2001年八月,摄于纽约斯塔腾岛,远景是曼哈顿,还可以见到世贸双塔。

这张摄于2001年九月十二日,吉隆坡的双塔。

2001年九月十二日,吉隆坡双塔脚下,所有的人都不许进入,双塔关闭。

2001年九月十五日,吉隆坡,会议进行中。

2002年八月,再访双塔,此时已经是遗迹。中间的十字架是用双塔废墟建成的。

2002年纽约的游客

2002年双塔遗址


九一一已经过去整整十二年了,时间的流逝似乎让人忘记了很多伤痛;一切又复归歌舞升平的太平景象。
回忆十二年前,七月八月还在纽约,那时的机场好象中国的长途汽车站,人来人往的,任何人都可以走到登机口而不需要出示什么特别的证件。这种的自由让我这个从中国来的游客极不适应,但所有的美国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在拉瓜迪亚机场候机的时候,有一个文弱的阿拉伯人向我问询转机的事项,还有一个阿拉伯的老伯伯用半通的英语问我,可以不可以代替他临时看一个包裹;出于警惕我没有答应。
2001年九月在吉隆坡有一个大会,于是我不得不提前返回中国,再从中国拿着马来西亚的签证转机到了吉隆坡;九月十一日当天发生的一切有机会看到了实况转播,熟悉的曼哈顿街头完全陌生的烟尘和惊慌的人群。九月十二日再到吉隆坡的双塔脚下,所有的人都被挡在外面,因为这里也开始进入警诫范围;而马来西亚是亚洲伊斯兰教最强盛的地方,听说拉登的一位太太也是马来人。
之后几天大会中,有我做的一个persantation,记得那个重点就是:时间=灵魂。随着时间过去,许多的灵魂离开这个世界,到自己的归所。有多少是在救恩之内的呢?

一年、二年、三年,几乎每年都有机会再到纽约,开始还留下一些照片,渐渐地不大再随时举起相机了。因为这一刻你在这里,凝视这个地方,就够了。

为了重建双塔,纽约市府是花了很多时间,研究了各种方案,最后决定了现在的这个设计,双经数年这后,新址已经不再是废墟了。

今年(2013)夏天,深夜开车路过曼哈顿,从天窗伸出手随意的抓了一张新建双塔的照片,不清不楚的,差不多也是我对这个新建筑的感觉吧。

双塔被袭击后不久,就有朋友问我如何看待重建的问题。当时我的回复是,双塔只有原样重建,任何其他的设计和方案都是失败的。因为纽约的skyline是被动地被人更改了。无论之后的建筑多么伟大奇妙,如果不能原址、原样重建,都是对这种毁灭的接纳和认可。于是在新的建筑物脚下,我感受到了一个大国的衰落。

今天中午,无意中打开电视,看到的是美国公众电视台的旅行节目,不知道是有意而为还是巧合,今天介绍的是波兰,特别是华沙在经历了战火,廿万士兵阵亡之后,早早就在二战中向纳粹投降的波兰;二战结束之后,在一片废墟之上,波兰人重建了整个华沙,并且是在原址原样的重建整个城市。为此他们调出了几百年来的各种资料,包括那些十八世纪的风景画。于是今天你可以走在一个二战后重建的华沙,却仍然看到几百年来不变的风景。这种的重建不只是土木工程的契合,而是民心的重建,是向毁灭的夸胜,波兰人用行动见证他们不被争服的民族精神。(这样的民族精神才会产生肖邦的美妙和辉煌)

一只燕子,如果窝被毁了,它会重新衔来大小的树枝用自己的唾液和泥将窝重建起来,无论多少次的毁灭都不会改变它们天然生命的行动。恢复创伤并重新开始生命的神圣和勇气的夸耀。
总之,纽约被恨她、毁灭她的人永远地改变了,并且更可怕的是:纽约接受了这种毁灭和被动的改变。所以纽约精神已经从天上跌落凡尘。现在已经不再是当年兴建帝国大厦时的纽约了。

朋友对我说过:如果没有到过美国,那表示你还没有出过国;如果没到过纽约,表示你还没有到美国。

奥撒玛本拉登明白纽约的象征意义,所以他作了选择;可惜纽约人并不一定完全明白这座指向天际的大城所代表的是什么。于是我似乎听到了先知俄巴底亚的声音:你虽如大鹰高飞,在星宿之间搭窝,我必从那里拉下你来。这是耶和华说的。。。。。

一座城、一个帝国,在我们眼前开始没落。时间在流逝,而我们成了又一代的观望者,观看着这一切的发生。

2013年九月十一日,以为记!

Wednesday, July 17, 2013

以感谢为祭献在耶和华上帝面前,七月十七,2013

五年前七月的某一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带着一千磅的私人藏书来到了美国的天涯海角;开始了人生又一个篇章。

不知道五年是如何一路走过来的,回头看去,几多感叹几多伤感,也有多少欢笑多少美好。

身边的人来来去去,悲欢离合一场,成就了人生大舞台的绚丽。每位出场的都是我今天要感谢的对象;无论你们现在身在何处,无论你们是否还记得我,无论你们对我是爱还是恨,你们都在我的记忆深处被保藏和珍惜。是你们组成了我五年平凡的人生,陪伴我走进中年人的世界。

谢谢你带给我的欢乐、悲伤、无耐和感动!

当一切都随着天地的运转而逝去之后,在那永恒态的静止中,你们仍然会继续浮现在我眼前,带着那繁星的光彩。

感谢上帝让你出现在我的生命中,使我成长,进深,登高!

感谢所有的你,让我的存在有了丰富的意义!

千言万语,最后能够说出的只是简单的一句“谢谢!”。

谢谢每一位曾经出现在我生命中的“你”,无论你现在是否还在我的眼际之内,无论你是否可以感知到我的这份谢意!

愿上帝祝福你,我身边来过走过和停留过的所有人!

言语的笨拙,无法表达我的心情,一切都留给“意会”吧!


宫景耀

2013年七月十七日,于迈阿密,弗罗里达。

Thursday, June 27, 2013

钢人观后

钢人
6-27-2013

与大儿子一起坐在电影院里,这次放的是《钢人》-新一版的超人电影。听说在国内的票房很不错,只是好象暂时还没有能超越《铁人第三集》。(如果当年王进喜老先生提早抢注了这个名字的中文和英文以及各种语言,那这几年不知道为国家赚回多少外汇啊!看来不和国际接轨的结果就是不知道都吃了什么亏。)

超人从起初就是歌颂美国式的英雄主义的卡通形象;在几十年间,不断拍成动画片、电视剧和电影;最令人印象深刻也是超人第一次进入中国还是八十年代的那个版本,在当时那绝对是大片级的,不只是因为马龙白兰度在此片中打破了过往所有大明星片酬的记录,而且在没有电脑参与的时代,用吊钢丝和底片处理的方式所带来的视觉特技的震撼。相信所有六十后、七十后都不会忘记排队看电影的情形。

而超人的悲剧也是一直伴随着这个英雄形象;几位超人的演员都死于各种的意外,让人不得不怀疑这后面是不是有什么魔咒。不过,如果回放一下,那些出了意外的超人演员都多少在银幕上开始扮演“上帝”的角色。

如今坐在电影里面已经不再期待什么感人的情节,完全是来享受视觉的快感,坐在这里是要看到一些真实世界中看不到的场景。

这一版的超人有什么特殊呢?故事是已经完全没有什么悬念,是翻版。不过内中的“弥赛亚元素”到是比以往任何一部都明显;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其实西方艺术中的英雄形象,总是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弥赛亚”的情结,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基督教信仰对西方文明影响的彻底。什么是“弥赛亚元素”呢?就是耶稣基督道成肉身,舍身赴死,在十字架上经历苦难并从死到复生的过程。这个内在的救赎历史不断地被翻印投射到“英雄”的身上;虽然西方的媒体极力在回避这种“弥赛亚元素”,可是一不小心,这种元素就出现在人们眼前。

这部超人和过往不同的是,他不在极力去掩饰和回避“弥赛亚元素”,反而直接将过去从未出现的画面展现在观众眼前,从而也有那么一点点超越了商业片娱乐片的意义。

下面是几点在这部电影中出现的“弥赛亚元素”:
一、刚开演不久,当超人支撑着要倒塌的矿井让那些工人坐着直升机脱险之后,他与矿井架一起坠入大海,这时超人在水中伸展双臂静静地停留在那里;那个形象对于西方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
二、超人的养父去世,留下的是面对着外星人攻击的母亲;而面对父亲的去世超人选择的是“无做为”,他要继续一个“普通人”的身份;
二、超人找到自我的身份,穿上他的战衣时是三十三岁;
三、当外星人要求地球人交出超人,以保护地球人的安全时,一个人成了所有人的安全保证和代价;“一个代替百姓死。。。。”
四、而超人在思考是不是要主动出去献身的时候,(首次)他来到教堂里面和神父讨论,这时在他身后的背景正好是教堂的彩色玻璃窗,那副画是著名的“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当他做出决定要献身时,背景的那张画是“基督复活得荣”;

对于这种以画面特技吸引人的大片来说,每个画面成本都是要以秒来计的,所以绝不会有任何“偶然”出现的场景,所以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是有意让人注意到这些“弥赛亚元素”的。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画面,就是在超人年轻时被大龄同学推倒在地的时候,从他手中滑落的书是《柏拉图》;外星人来到这个星球要看地球人写的书,是希腊哲学。

所以,一部赚眼球的商业片,还是逃不断西方精神的两个来源,希腊的哲学和基督教的信仰。了解了这两样,差不多就可以了解整个被称为“西方”的一切!

草草数语,是以为记

2013-6-27 迈阿密
 

Saturday, May 11, 2013

如何成为一名基督徒


如何成为一名基督徒

2013年四月廿八日,得知一位慕道多年的肢体决志接受洗礼,特别受感而作此文。)

圣经约翰福音第三章中记录了一段耶稣与一位学者的对话,讲到天国和永生时耶稣对他说:你们必须要重生!(7节)重生是成为一位真基督徒的开始。有了开始才会有成长、成熟的可能。重生(得救)是成为一名基督徒的起点,而成为基督徒也是生命成长的过程。

让我们用人的孕育、出生与成长的过程来比对我们基督徒的生命。“重生”就是“再次的出生”,所以定然与我们第一次的“出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孕育:没有人还会记得自己在母腹的情形,人类生命的开始其实是件很“被动”的事情(人一生中诸多事项都是很“被动”的)。是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不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基督徒得永生的生命同样也是一件完全“被动”的事。因为经上告诉我们“上帝在创立世界以前已经在基督里面拣选了我们,不是我们选择了上帝,而是上帝拣选了我们”(以弗所书一4;约翰福音十五16);是上帝自己亲自来寻找我们,这是一切的根源和开始。因为上帝在我们还不认识祂的时候已经开始寻找我们,所以我们才开始有了对上帝的认识、知觉,甚至是对上帝的好奇与向往,虽然许多人都无法回忆起自己何时开始有渴慕上帝的心,就象我们无法回忆在母腹的过程一样。福音的种子可能是在一次偶然打开收音机的时候,或是无意中点击了某个网站,也可能是与身边基督徒朋友的攀谈,或许可能是在翻阅各种书籍的时候。没有两个人的经历是完全相同的,但都是同样的奇妙!

怀胎:肉身生命要经过“十月怀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仍然是完全“被动的”。我们不会主动去“配合”母亲怀胎过程,反而常常是带给母亲许多的辛苦和艰难。基督徒重生的生命也是如此,从我们初次听闻福音到我们决志信主同样也是个奇妙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样也常会被我们遗忘,如同婴儿不记得自己怀胎的情形一样;这个过程里同样是有人在默默地承受着我们因为悖逆、自是和罪性引发的劳苦和艰难。首先是耶稣基督自己,祂天天承担着我们的不信、背叛和罪过;然后是身边的基督徒朋友、家人和牧者,这些神的儿女们也是每天为我们代祷,在上帝面前承担着我们的悖逆、顶撞和愚拙。每个罪人的悔改都是神亲自的工作,是最伟大的神迹;每个悔改的后面也是有许多圣徒的祷告和劳苦。婴儿的怀胎到生产是可以推算的,但福音的道种需要多久才能在罪人生命中产生悔改的果效却是无法预期的,有人可能需要几个月,也有人可能需要几十年。时间越久所需要承担的也更久。我们还能不能回想起有谁在一直承担着我们、宽忍我们呢?

生产:“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新生儿呱呱落地,是一个生命的开始。经过孕育的等待之后,看到了美好的结果。一个健康的婴儿出生的时候最少要做三件事,剪断脐带、啼哭和用水清洁;经过这个过程,婴儿彻底脱离了母体成为一个新的个体。对应一个基督徒的开始也有几件必要的事情:首先是我们需要认罪悔改,向上帝承认自己的罪恶过犯;第二,彻底告别过往的世界观和生活观,开始全新的人生;第三,洁净自己,接受象征着与主同死、同埋、同复活并被圣灵浇灌得到全新开始之新生命的洗礼。此刻需要有我们自己主动的行动,就是决志悔改、接受上帝的恩典。照着耶稣在圣经中的吩咐,重生生命第一个公开的表显就是接受“洗礼”(马太福音廿八19)。不是“洗礼”使我们重生,而“洗礼”是我们已经重生的公开见证和标记,正如新生婴儿并不是因为医护人员的工作才有了生命,而医护人员是见证了新生命的出现。人是看外表上帝是看内心,在没有“洗礼”之前,这个人有没有重生得救只有上帝知道,可是当他公开宣告信仰接受“洗礼”的时候,是向全世界表明他的新生命。如同《雅各书》所教导的,内在的信心一定会产生外在的行动;重生的基督徒公开地接受洗礼是天经地义的事!反而若有人自称相信上帝却不肯照圣经的吩咐接受洗礼,如何证明他是真的相信上帝呢?虽有真基督徒不能受洗的记载,如圣经中那位与主同钉的强盗,但那都是因为没有条件接受洗礼。虽然受过洗的基督徒也可能会有迷失的,但对于教会来说,我们会视所有接受洗礼的基督徒为神的儿女,接纳他们并与他们一同成长。洗礼是成为一个基督徒的“开始”而不是“毕业”!最重要的是:我们是被动地接受来自教会的洗礼,这是提醒我们一切都是上帝的恩典,不是我们自己的功劳。不接受洗礼的人大多是不愿意放下自己的“主权”,他们需要我们在父上帝面前更多的宽容、忍耐、等候和祷告。

婴儿:没有一个婴儿生来就会自己照顾自己,生命之初都需要父母亲人的乳养和关怀;拒绝喂养的婴儿可能很快就会夭折。成为基督徒以后同样是需要关怀和乳养的;一位神的仆人曾经严肃地说过“拒绝成为教会之子的人,就别妄想称神为父!”我们身边有很多冷漠的基督徒、挂名的基督徒、虚伪的基督徒,甚至落入异端斜派的基督徒,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从未认真地委身于一间基督的教会。同时游走于数间教会中的基督徒,好象很“热心”但对他们自己,对他们所去的教会是没有一点点好处的;这么说并不是出于牧者的自私,而是担心,好象一个居无定所,餐无定时的婴孩一样,怎么会健康成长呢?常有人问询如何成为“属灵成熟的基督徒”?清教徒前辈们就说过:每一位基督徒都需要归属于一间合乎真理规范的基督教会,开始正常而规律的基督徒生活,如此成长必然会健康成熟。你有没有自己属灵的家?或者仍然是个居无定所的属灵孤儿?

成长:从婴儿到成人,是个漫长的过程。幼儿、少儿、青年、成年,每个阶段都有他们不同的特点;而基督徒的成长亦如此。简单地说,成为基督徒就是我们重生的那一刻,同时也是我们一生的成长过程;父母怀中的婴儿是他们的孩子,多年之后离乡背景的游子仍然是父母的孩子,孩子的身份从未改变,但孩子的身量却不再一样。基督徒都是天父上帝的孩子,不同的是有婴儿基督徒,也有成熟的基督徒。基督徒的成长同样是漫长的,也需要按时的供应属灵生命的需要,我们需要被圣经的话语教导和装备,需要内心里不断地反省和成圣。而上帝正是透过教会施行祂的恩典,在教会里呵护养育着我们。

一个已经三五岁的孩童,仍不会行走和言语,或是一个康健的成人留在家中啃老,都是极不正常的事情;正常健康的人一定会显示出正常的行动和特征。一个重生得救的基督徒,在教会多年之后仍没有任何灵命成长的表现,那也一定是不正常的事情。康健的基督徒随着灵命的成长和时间的加增,定然会在基督耶稣里越发的成熟和深邃;更加知晓和依靠上帝的智慧。他们在教会不是因为 “兴趣和爱好”而是一份“责任”和一份向上帝的“敬畏”;他们帮助人,不单是因为享受内中的乐趣和心灵的满足,而是因为上帝的荣耀,为了教会的好处。虽然地上找不到一个完美的基督徒,但每个基督徒都是在离开自我中心走向以神为中心之路的朝圣者。

如何成为一个基督徒?

从上帝无以言说的奇妙恩典开始,然后是我们在恩典中的委身和降服。我们是“被动地”在神的恩典中被上帝寻回、被上帝光照、被上帝重生、被上帝放在教会中;让我们永远记得“祂是主”!祂在一切事上都是主。永远以祂为生命之主宰,甘愿被祂的宝血所洁净和遮盖的、甘愿一生被祂引导和扶助的就是一位基督徒!当我们自称是“基督徒”的时候,就是承认我们是软弱的人、是个罪人、是无法自我完善的人,我们是需要上帝恩典一生伴随的人。我们需要做的是:

·       决志,接受耶稣做生命的救主和主;

·       悔改,在圣灵光照下,向主认罪,耶稣基督十字架的宝血可以洗净我们身心灵一切的罪恶和污秽,让我们如洁白的新生儿一样;

·       受洗,公开地承认自己的信仰,这一顺服的行动开始了我们做为基督徒的生活;

·       委身教会,就是承认自己的无能,接受教会对你的帮助,上帝借着教会来供应我们属灵的需要,使我们灵性成长、成熟,在众圣徒彼此的关怀和代祷中胜过世界对我们的试探和引诱;

·       服事众人,成熟的灵命自然会引我们去帮助他人。上帝是爱,所以活在爱中的就是彰显上帝的荣耀。我们在圣灵的引导之下学习去爱我们身边的人,我们的邻舍和朋友。所有的事奉都是从身边开始的,如果你不能将上帝的爱带到你所在的小地方,如何能够为真光做更大的见证呢?

成长、成熟的生命会让我们在更多的领域里面见证上帝的福音和荣耀;以改教家的眼光来看,每个基督徒都是先知、祭司和君王,所以第位基督徒都是神的仆人,无论我们得时与不得时,总是要高举基督和祂的荣耀。

愿主祝福每一位读者和所有爱慕主显现的人!SDG

宫景耀牧师

2013年四月廿九日,迈阿密

Sunday, April 7, 2013

2013年四月七日,流水帐

四月七日,2013年,复活节后第一主日 


在闹钟未响之前已经起来,轻轻走下路,免得吵醒熟睡的孩子们。洗碗,浇花,磨咖啡豆,小笼热馒头。。。。在调好的咖啡还未入口的时候,二儿子醒了,哭着跑下来中,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九点半是圣餐,今天是四月份的第一主日,我和两个儿子到达礼拜堂的时候,同工和执事们已经将一切就位;两位执事主持圣礼,周执事的声音真的是很好听的男中音。他也分享了在大斋期禁食的体会,以及复活节期的感受。

十点半主日礼拜,胡弟兄夫妻从很远的地方匆匆赶到,将两个孩子丢在外面就上台来主持;没有带过孩子的人永远也不能想象到他们的艰难和紧迫。愿主祝福他们!

诗班的诗歌,总体的合谐感越来越好了。并且男生虽然总是少数,但音色与配合总是很强劲的。

平时每年这一天都会讲到多马的认信,但是已经讲了四年了,今年从彼得前书第一章入手。强调的是一个基督徒目前所在的位份是什么。我们是在已然与未然(already but not yet)之间的圣徒,地位上的称义与生活中的成圣是如何需要平衡进展是很重要的。而在救恩中,上帝主动的拣选,圣灵的洁净,人都是在被动中领受;但“顺服”基督却是人要主动的决责。顺服基督的第一步是接受洗礼,然后是顺服教会的带领和引导,为了基督而顺服教会;从而成长成熟,直到见主。


会后有肢体表示很得帮助和启发,不过也有人在背后向教会的董事会主席暗中进言说我没有讲圣经;同一篇道会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回应,值得深思。如果讲员为此就不断地“改变”最后可能他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愿主帮助和怜悯。

礼拜之后有二十几分钟的每月会员例会,总结了上个月的工作和开销,并且为四/五/六三个月定了基调。

礼拜后也有两组新来的家庭,一个是旅行过来的,下周二回纽约州,另一对是姐妹,姐姐是刚从大陆来的,正在找教会。

一点多接待了一位西语的弟兄,他是另一间教会的同工之一,彼此交流了一些对教会之间历史遗留问题的观感。希望能够让教会更能荣耀上帝。

两点多开车去帮助一个姊妹去取人家送给她的两个桌子,她只有一个小小的小汽车,我的小皮卡可以帮助她。取了桌子之后,还顺道在街边拣了一个很漂亮的电脑桌,主人因为这个桌子是玻璃桌面,担心伤到活泼的孩子,只好将差不多全新的电脑旧丢掉。回想当年在加州读神学的时候,每天都会在街边看到丢弃的家具等非常好的东西,那时没有车,所以总是希望可能有一部皮卡,将别人丢掉的好东西拣回来送给学校里的穷学生们。

取了家俱,再到电器店帮会友拉上了刚刚买来的电视机;

再回到教会差不多四点了,大儿子和我再去银宫中餐馆大吃了一顿早餐加中餐,留下的带回家是我的晚餐。

五点钟到超市用了十几分钟买了些日用品,再回到教堂。西班牙语的教会今天是第一次将时间调整到晚上六点钟,为此他们重新做了外面的一切广告。并且提升了他们的网络,可以在线即时播放当天的礼拜和证道。

和西语牧师告别之后就到了要去接二儿子的时间了。二儿子今天被阎老师接到家里,让我们可以有个缓冲的时间,这里要特别感谢她!

接到二儿子,并送另一个小宝贝回家之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

回家之后又做了什么?
收拾院子里的垃圾,将门口的野草拨去一些。做卫生,喂二儿子吃晚饭/点心和酸奶。同时将他的衣服,洗澡巾特别是校服洗出来,以备明天之用。
同时上网查帐,发现帐上又没有足够的银子来付这个月的款项,明天需要问询财务主管帐上是否有银可以让我入帐。还不能忘了,一忘可能会交罚款了。

认真、安静地吃了个晚餐,吃的时候看了网上的微薄和脸书上的信息。 想起昨天晚上听到的消息,华理克的儿子因为抑郁盖症周五自杀。为此特别感慨,因为没有人会真正知道一个牧师的儿子所面对的压力。大家都觉得牧师应当是个轻松的工作,甚至常常有人会来找到我,问我你每天都在干什么?一个礼拜只是讲一次道,有什么了?是个人都能干(特别是到北美来的大陆客,都对自己的能力极有信心)!没办法,有些事,讲也讲不明白,除非他也有同样的经历。

回想十三年前第一次见到我的教义神学和新约背景的教授时,那时他刚刚失去了他的儿子,他也是在一个教会牧会超过四十年的老牧师;我还可以记起他眼低的血红色,那是一种到今天我也不能猜想得到的的苦痛。另有一位在宾州的宣教士,他们夫妻隶属威克里夫翻译会,帮助非洲人翻译圣经,那位丈夫喜欢画油画,我看到他家中一张他长子的画像,但里面用了太多的象牙黑,那种深深的忧郁让我不得不问他,这个长子在哪里?他有七个孩子,但这位长子已经离世。

可能没有人会去刻意统计牧师儿子中有多少自杀和抑郁的,因为他们的问题正是从来不会有人留意到他们的问题;但华理克牧师儿子的自杀,让我忽然回想起来,好几位牧师都有同样的经历,只是华理克牧师太有名了,所以才会这么被人关注。
因为牧师的事奉,他们面对了太多不应当面对的艰难和压力。没有人知道做一位牧师有多难,除非他自己成了牧师;也不会有人真正体会做为牧师的家人所面对的压力,这一点,甚至我自己都不能体会。

忽然之间,感觉因为自己的事奉和梦想,带给家人太多的压力和伤害;深为愧疚。

一方面是自己所爱的家人,另一方面是神的教会,那些永远需要你关注、照顾和陪伴的教会会众们。并且无论你如何去付出,有一天他们仍然会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你所服事的教会,离弃你这个牧者。牧者可能是有神的恩典胜过各种的艰难,但牧师的家人所承担的,比牧师更不易觉察。所以成为牧师的家庭成员,是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来自上面的呼召的!

九点半,二儿子的衣服都烘干好了,进入夜间程序:给他刷牙,洗漱,换上睡衣。然后我们两个一起坐在床边,他在看“巧虎”,我呢,就这样把流水帐记下来。
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明天是周一,中午需要有一个约淡,上午再和他们电话确认时间和地点了。


累了,也许真的应该休息一下了。

Saturday, March 30, 2013

2013受难日晚礼拜的开场白,原稿


受难日晚礼拜的开场白,原稿

(看这个稿子,就会发现我真的是个不会照稿子念的讲员。)

 

曾经有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家,他的人生曾经历过辉煌。遵照父亲的命令完成了法律学的学位,在廿五岁的时候已经成为全国出名的音乐家;然后靠着个人的天份和才干,自费出国留学,到世界上最好的学府去深造。生于德国,在意大利留学,最后到了当时最为富有的英国工作,在辉煌的时候他入了英国籍;他曾经在不同的国家都得到过赞美和鲜花。现在他五十多岁了,昨夜的辉煌已然逝去。

独自蹒跚在泰晤士河边,虽然刚刚从中风中恢复过来,但艰难的并不只是身体的活动;昨日的铅华已经退去,用于养老的投资因为剧院的破产一文不留;除了讨债的,在街上已经无人注意这位孤单无助的老人。

曾经绽放过的花,如今已经枯萎。压伤的芦苇、将残的灯火,还能延续多久?

教堂的钟声响起,回荡在日落黄昏的都市,那是提醒人们早早休息不要错过转天清晨的礼拜。这钟声将老人家从漠然中唤醒,带着沉重的步伐走回自己栖身的陋室。那是1741822日,周六的黄昏。

在他的桌子上放着一位朋友寄来的稿子,那位朋友叫查理Jenmens,他是位有钱的作家,请这位老人帮助谱曲,以此来周济这位孤傲的老人。他将圣经中从旧约到新约中提到有关基督(希伯来语叫弥赛亚)的生平列出来,请他来谱曲。老人家打开这个稿件,第一行就是“安慰、安慰,要安慰我的百姓”。谁是“我的百姓”?这位老人想起年青时在德国教会里面司琴的情形,想起少年时的信仰;而这些年间他在个人的追求中,在鲜花和掌声中已经淡忘了。“安慰我的百姓”,在他穷困潦倒的时候出现在他的心中;是啊,祂是我真正的安慰和依靠。他被圣经的话深深感动!灵感之泉再次涌流。

此后的廿四天里,他将自己关在书房里,一口气写出了这本《弥赛亚神曲》;当他写到《哈利路亚》的时候,是跪在那里的,他自己说“我好象看到天开了,听见天使正在天上赞美上主,看见救赎之主的荣耀”。这部《神曲》成为他生命全新的开始,那一年他五十六岁。此后他的创作进入了又一个境界,他不再是为了名气、金钱、鲜花而创作,而是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得到上帝的喜悦。我们今天提到享德尔,提到他的音乐,大部份都是他经历了这一次人生的转折的后的作品。

《弥赛亚神曲》自出世之时,就不断地引起大家的热爱,甚至当年英国的皇帝在听到《哈利路亚》一曲的时候,主动站立起来,向万王之王、万主之主致敬;在享德尔在世的时候,每年英国只允许演奏一次,在复活节期,由享德尔一人指挥,直到他去世为止。这几百年来,在世界各地都有人在传唱着。

1859年伦敦的亨德尔100年逝世纪念会时,合唱团高达 2765人、乐器460件。1869年在美国波士顿「和平日节庆」演出时,更曾有过一万人大合唱「Alleluia」、500件乐器伴奏的记录。在美国普林斯顿的西敏寺音乐学院,常常邀请普林斯顿附近的居民,自备乐谱参加大合唱,英国的伦敦也常有此盛况,人数有时多达2000人,没有听众,因为每个人都是来歌唱的人

华人教会在三十年代有人将弥赛亚的中译本译出。但在文革时几乎全部被毁。文革后有人将藏匿的歌谱献出翻印;印量很少,其中的一本在我的手中(1987年)。

我盼望每一位基督徒都能了解熟悉这部伟大的作品,伟大的音乐会提升人的心灵;当今华人教会被各种灵歌小调所占满的时候,我们信仰的层次就仅停留在那上面了。这次我们教会的肢体们仅仅前后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准备这次音乐的崇拜,是我们教会的第一次;其中我们多有退缩和迟移。我到今天早上才敢发出邀请,因为一直很怕,很怕我是太冒进了一点;但上帝是看我们的内心,讨上帝的喜悦不是要用我们的才华,而是我们向上帝的心。如果我们有一颗愿意的心、事奉的心,祂会将各样丰富的才华和恩赐加给我们。

在此要特别感谢每一位参与的同工同道,也要感谢今天晚上与我们在一起的弟兄姊妹和朋友们。虽然我们好象蹒跚学步的婴孩,但我们却是在一同见证上帝的奇妙恩典,见证我们自己的成长,也是见证这间小小教会的成长。我也要特别感谢司徒仲达弟兄,上帝为我们预备的是超出我们所想的。同时也是提醒我们,我们所有的潜力和可能有多大。

盼望我们的歌声能带给我们教会一次特别的崇拜,在这个受难日的晚间,让我们回顾基督耶稣为我们所成就的应许。并且预备我们的心在末后所剩不多的年日里面好好事奉主、爱主,预备面对主耶稣基督的再临,与我们复活得胜的救主面对面的团聚!

愿主基督耶稣祝福带领下面的时光!阿门

 

(钟声响起,开始今天晚上的音乐崇拜)

 

宫景耀 牧师

2013年三月29日 草拟

 

Friday, March 29, 2013

历史上的今天,2013受难日的教会家信


华人基督福音教会的会员、同道和朋友们

 

平安!

 

历史上的今天是基督受难的日子。这一天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那非法的审判发生在深夜,那公开的刑罚是在同样黑暗的白日。这一天没有光,如同要来的某一天“三光要退缩”一样。因为审判全地的主成了被审判者,而那将要被祂所审判的却坐在了审判席上。

 

从周四的晚上到周五黄昏被称为“受难日”,这是基督在地上最痛苦的日子;日前与一位姐妹交谈时,她提到看《基督受难》这部电影的感受时说“单从人的角度来看,基督耶稣所受的痛苦也是很多常人从来不曾受过也未曾想象到的”,何况当初在这个星球上曾经受难的不仅仅是个三十岁的木匠,而更是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道成人身所经受。与主同钉的一个犯人就看出了这一点,他说:我们所受的都是我们的罪所带来的报应,但这个人却没有一点过犯,他所受的本不是他应当承受的刑罚。

 

以赛亚说:因祂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因祂受的刑罚我们得拯救。基督受了本不应当受的痛苦,而那些痛苦原来是我们众人应当或早或晚要面对和承受的;所以这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因为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痛苦和死亡也成为全人类最光明的一天,因着基督的受难全人类有了机会和希望,我们从此可以回到上帝的面前,而不用再担心受到可怕的刑罚。任何一个罪人可以透过基督耶稣随时回到上帝的面前。慈爱的上帝在爱罪人的时候祂还是公正的么?公义的上帝如何能够容忍罪人?这一切的困难都在十字架上得到了解释:因为上帝的爱祂差儿子来寻找我们,因为上帝的公义祂的儿子替我们最痛苦地死在十字架上。这就是福音,是两千年来教会不断传扬并且为之生为之死的伟大信息。

 

这一天,一方面我们要回想基督所走过的痛苦艰难和死亡,另一方面我们要找回到我们的盼望和救赎;一方面是受难之日,另一方面也是欢喜的“好日子”(好星期五, the Good Friday)。

 

今天晚上,我们在礼拜堂特别准备了一次音乐晚礼拜。大约七点左右开始,九点前后结束;晚礼拜之前我们可能会准备一些甜点,特别是给孩子们和一天没有吃饭的朋友的;因为礼拜结束之后我们会有晚餐,请大家预留出时间与肢体、同道和朋友们一同分享在基督里的恩典。

 

这是我们的一次冒险,也是一次尝试,因为今天晚上我们全场将以享德尔的《弥赛亚神曲》的曲目作为我们的向主献唱的诗歌。过去的一个月里面教会诗班的成员和准备献唱的肢体全心全身的投入在音乐中,这些肢体是最先被上帝的奇妙伟大的爱所感动和引导。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是音乐专家,也没有进行过什么正规的声乐训练,但我们却能够大胆地去歌唱甚至很多声乐专家也不敢唱的《弥赛亚神曲》,因为我们愿意在主面前去努力、尝试和提高。我们中虽然有能力的不多,有才华的不多,但我们却都有一颗爱主、事主的心,我们愿意将最好的奉献给主,所以我们就要努力做到在我们水平中最好的、甚至是超出我们的水平的努力,然后将之献给主。因为太难了,我们中间曾有过许多次的迟疑,甚至有放弃的想法。

 

其实整个过程中最受痛苦和折磨的应当是我们的司琴:司徒仲达弟兄。他虽然是沉默的弟兄,但在音乐上是极力追求完美的司琴。我记得廿五年前我第一次开始在天津唱弥赛亚神曲的时候,教会中根本找不到司琴可以弹奏,每年都需要特别邀请天津音乐学院的周小静女士来教堂弹琴。而上帝在这们这个小小的教会里面却早就准备了最好的司琴,相信大家应当会看见上帝对我们的恩典与预备是多么的丰富!也许很多教会(特别是美国人的教会)里面有很我声乐的专家级会友,但如果没有司琴,想唱这么精典的《神曲》仍然是不可能的。同时也给我们看见我们未来发展的空间还是非常之大,我们当如何向主大大张口呢?

 

我们目前的歌唱水准只能是在初级,会让很多专业人士受折磨。我也在想,如果享德尔今天晚上来参加我们的晚礼拜,坐在下面,他会如何感觉呢?(不过他一定会在天上,在父那里看到我们今天晚上的崇拜)哈利路亚!他一定不会因为我们的技巧、音准和旋律而痛苦甚至气恼;反而因为我们能够透过他的音乐而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而再次向主下拜而感恩的。

 

昨天晚上我也对我们参加献诗排练的肢体们说:我们要不怕唱的不好、唱错了、唱的不准,一方面我们所选的这些独唱曲,很少会有人有机会听到,除非是专家级的,并且熟悉全本《弥赛亚神曲》的人士才能听得出我们唱的准或不准;但是同时,不要忘记,如果一个有水平能够听得出我们的缺点的人,当他听到我们的歌声时,决不会在乎我们的缺点,因为他可以听出我们的真诚、我们的投入和我们对上帝的爱,这比任何的专业技巧更加的重要。

 

我期待着今天晚上看到大家,期待着在我们的礼拜堂里充满了中文《弥赛亚神曲》的美好旋律,更是期待着每一个人在这个即是受难又是得胜的日子里,手牵手来到永生上帝的面前,将我们所有的、最好的全然奉献给主。让我们众人一同来见证上帝在我们中间的作为。成全我们、成就我们向祂的信望与爱!期待着大家的出现,并期待着神迹的发生!

 

2013年的受难日,

愿 基督十字架上的光再次照耀在我们的心底,并反映在我们的面光之中,显明在我们脚踪所及之处!

愿 我们的教会能够不断地彰显基督的同在和荣耀!

愿 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祂的教会!

 

以马内利

 

宫景耀 牧师

2013329日星期五临晨一点

(受难日晚礼拜的曲目和参加献唱的名单将印在今晚的礼拜程序单上,请收藏)

ps: 邮件有可能漏发,若你想起那位本教会的同道、会友和朋友,可以将此邮件代为转发。谢谢!

 


 

 

 

*********************************************************

为主寻回失丧的灵魂,建立并陶造圣徒

Reaching the Lost and Equipping the Saints

************************************************

Chinese Christian Gospel Church

10200 SW 107th Ave., Miami, FL 33176

305-498-2927


 

 

Wednesday, March 27, 2013

喝咖啡,但不喝星巴克的咖啡!!

因为星巴克的总载公然支持同性恋,甚至叫嚣说那些反对同性可以不用去星巴克,不买星巴克的产品和股票。

从今天起决不踏进星巴克的大门!也不买星巴克的任何产品。

自己磨咖啡豆,煮咖啡。

其实在迈阿密唯一去星巴克的机会就是去书店看书写文章的时候,因为星巴克和B&N书店是捆绑在一起的;如果不喝咖啡,书店里面阅读区的小桌和小椅子就不让用。看来我需要再找别的地方去写作了。不知道哪位能够提供一下?!先谢了。

说到唱咖啡,在迈阿密最好的是古巴咖啡,浓浓的一小杯,比杯子还小的一小盅,一口喝下去会心慌手抖的。因为太强了,所以我一般只选半杯咖啡半杯奶的Cortadito,一杯只要一元钱,站在走廊外面喝,感觉有点象在国内坐在马路边喝大碗茶一样。如果是在餐厅里面饭后点这个咖啡,可能就要双倍的价钱了,还要再加上小费。这个也算是迈阿密的一景了。因为这样的咖啡满街都可以找到;只要你看到任何一家古巴餐馆有一个开放对外的窗口,窗口边上一个大的冰水筒,就一定可以买到,随到随煮,绝对是新鲜浓烈的。我常常会在早上到教会对面邮局旁边的那家古巴餐厅买Cortadito,然后带回办公室;每次服务生一看到我就会笑,因为四五年了,这个名称我的发音永远不准,那个r-ta是小舌音,也许学过法语或是挪威语之后才能发这个音吧。总之,对他们来说我的发音一定好笑,并且每次他们一定会同样来帮助校正我的发音,而且每次都需要校正。

后来如果早上时间来得及就不去买咖啡了,因为还是自己在家里煮最经济,Costco一大包两磅的咖啡豆十五元,可以喝很久;虽然没有古巴咖啡的浓厚,但因为是自己现磨现煮,香味还是足够的;喝上一大杯,让自己从昏眠中清醒过来。有时再装上一杯带在车上,一边开车一边喝。
到了办公室之后就不喝咖啡了,因为喝多了不好,如果能够想得起来就泡杯茶。常常是到了下班时候,才想起来茶还没喝。

总之,从今天开始决不让星巴克赚到我一厘钱!


3-27-2013

Tuesday, March 26, 2013

向主诚实!

2012-03-26

这两天读《使徒行传》,重温了教会是如何开始的。温故知新,回顾一下历史,总是会带给我们面向未来的勇气和智慧;特别是圣经中历史性的书卷,这些书卷不只是表述了历史,更为重要的是那个“读史”的眼光。这也正是史学界永远解决不完的争论之源。

以什么样的眼光看历史,这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族群中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答案。所以读史书,除了那些具体的事件之外,就是读作者的“历史观”。所以看圣经,特别是看圣经中的历史书,除了让我们熟悉“圣经故事”之外,就是要我们明白什么是“上帝的历史观”;因为只有上帝的历史观是不会随着明风而摇动的。当你知道这一点之后,就不会问说“为什么我们要读《列王记》而不读中国的《史记》?”这样的问题了。

昨夜读到第五章亚拿尼亚和撒非喇夫妻的事件,又引起了进一步的思考。因为这一段时间在朋友圈中,很多人都看了好莱坞歌剧版的《悲惨世界》,为其中的情节和歌曲所感动。于是将这些全混在一起去思考。

《悲惨世界》是在很小很小的时候看过的一部电影,印象中好象是黑白的,而且很长很长的电影;后来在中学的时候又读了小说本的中译,四大本厚厚的,看得似懂非懂,不过记住了一些在电影里面没有的情节,比如冉瓦让如何跳进大海逃亡。信主之后再回头看的时候,却发现里面的深刻,特别是神学性的深刻。如果从诚实的角度来说,警长沙威是一个诚实的人,是一个表里如一有内在的一致性的人;所以他的一生是简单的,可以一眼看穿的一生。甚至他最后的死,也是简单一致的死。但他最大的矛盾之处就是在于他只看到地上的“法律”,却并没有看到天上的“法律”,甚至他的死亡都还是在用地上的“法律原则”来处理天地之间在法理上出现的冲突。所以他是“悲惨世界”中真正最悲惨的人!

而在这部作品中表面上最不一致的就是主人公冉瓦让,他的一生是不断在各种复杂的冲突中渡过的;人间法律的正义让他成为恶魔,马得兰主教的“谎言”却是他重新做人的开始;他是被人厌恶和追捕的囚犯,又是受人敬仰的市长大人;他是父亲,又不是父亲,是朋友,又不是朋友。法理上的正义与天道中的恩典,伴随他走过了这个“悲惨世界”,但最终他坟墓上无字的十字架却显示出他最终是安息在那永恒的天城。

沙威警长最后被吞没在“悲惨的世界”中,而冉瓦让却不过是“悲惨世界”中的过客。

沙威是个诚实的人,诚实的让他没有灵魂,他成了工具,悲惨世界中用来统治人民的工具,或者可以称他为“忠实的走狗”;所以他是最最可怜的悲剧人物。

可是那些善良的人却最留下了“不诚实”的记录。用世界的法律来看,马得兰主教可以定他伪证罪,而且是他在没有任何胁迫的情况下;面那个从不撒谎的修女,她的谎言可不只是欺骗政府官员这么简单,而是明显的“包辟罪”,甚至可以再加上“宗教的伪善和假冒”的罪名。

当我们为雨果的作品留泪的时候,其实应当知道他带来的神学性、法理性的挑战是远超我们所能想像的。

今天当我们成为基督徒以后,我们所鼓励的基督徒生活会不会不知不觉间将我们推向“警长沙威”的角色呢?

文革时在天津蓟县的基督徒被迫害,让他们在地里面干活,他们因为要“顺服掌权者”,有人最后累死在地里。那是我曾亲耳从他们的家人那里听到的。我当时就想,如果他们若有机会成为“警长”,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官员呢?

“1992年2月,柏林墙倒塌两年后,守墙卫兵因格·亨里奇受到审判。因为在柏林墙倒塌前,他射杀了企图翻墙而过的青年克里斯·格夫洛伊。亨里奇的律师辩称卫兵仅为执行命令,别无选择,罪不在己。然而法官西奥多·赛德尔并不这么认为:“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最终,卫兵亨里奇因蓄意射杀格夫洛伊被判三年半徒刑,且不予假释。”这段在网上流传的旧闻,成了《悲惨世界》的现代版(变体)。所以如所罗门所说“日光之下无新事”。

在这一系列的思索之后,再看使徒行传第五章,撒非喇和亚拿尼亚夫妇,问题就又来了。因为故事很简单,他们欺骗了教会、欺骗了使徒,但为什么他们的“谎言”即刻带来如此可怕的后果呢?很多人的解释是,因为初期教会是特别圣洁的,有圣灵特别的同在,所以他们的欺骗自然带来了上帝的审判。

我不反对这样的解经;但我却并不认为这是绝对唯一的理解。因为我们不需要迷信说某一个时代的教会是最最最最正确、光荣的;每个时代教会都有她的强项和弱项,这个在启示录二章三章已经说过了。所以使徒时代的教会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教会,从保罗的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差不多今天我们所面对的所有教会内部、外部的问题在使徒时代都有出现过。

而亚拿尼亚夫妻的案例似乎是个孤案,此后并没有类似的情况再被记录,这就有几个可能:也许是此后的教会就“完全了”,这种可能是可以否定的;也许是类似的事情太常发生了,只记录一个精典案例就够了,这有些可能;也第三种可能是,之后这样的事情不常出现,不再引起人们的注意,或是没有那么“轰动”。不管是什么可能,我个人理解的是这两个人的审判没有“耽延”,他们是立时受了审判;而其他人是要等到将来面对主的时候再审判。加尔文曾经说过:如果每件事都立时得到上帝的审判,那我们就要怀疑末日大审判的必要性;但如果每件恶事在人间都看不到即时的报应,我们就会怀疑上帝的公义与公正。

亚拿尼亚夫妻的案子如果在人间,真的是不够成死罪的,所以有人为他们觉得冤枉;但在上帝那里,任何的罪都够成死罪。所以上帝的法律其实永远是比人间的法律更严苛、更无情。一旦人干犯了天法,后果是大过犯了人间的法律。耶稣提醒过祂的门徒“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但那能将我们灵魂送入地狱火湖的(上帝)正是我们要怕的”;有古人说过“不怕上帝的人,什么都怕”。

亚拿尼亚与撒非喇的死,并不是因为他们欺骗了教会和使徒,而是照彼得所说的“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上帝了”。欺骗上帝是人类最愚蠢的事,因为我们的头发祂都数过的,有什么是上帝不知道的呢?

回过头来再读《悲惨世界》,我们看到的是两个标准共行在这个世界,人的标准和上帝的标准;如果不认识上帝,就不会明白那“更高的法则”。因为当我们强调“恩典”二字的时候,绝对是来自“更高的法则”;而上帝之所以能够有权力“法外开恩”同时又不影响法律的公正,这只有回到基督的十字架前才能明白;十字架的代死,成为“法外开恩”的根本。因为法律总要求公正的审断,所以“偷一块小面包”,就是偷半块面包甚至更进一步说,就是你“想过”要偷一小块面包,已经足够接受“终身服苦役”的审判了。因为罪的本质是没有大小的。

但马得兰主教可以承担罪的后果,并饶恕了偷走他差不多全部财富的冉瓦让,不是因为法律的正义,而是十架恩典的爱;正是这个爱,寻回了一个失丧的灵魂。

想起当年在神学院里面讨论这个问题时的情形。老校长最后举了个例子,说明什么是“实话”什么是“真话”:当纳粹官兵敲开大门,问你“家里藏有犹太人么?”,你怎么回答?因为实情就是有几个犹太人藏在后面。如果回答“有”,你是在说实话;如果因答“没有”,你是在说真话。因为“真”是与真理的源头相联的。


写着写着,看着亚拿尼亚的时候,过往所经历的一幕幕很不客气地重现在我眼前。想到了那些会做“假象”的前辈、和牧者;表面上总是一副关心人、爱主、爱教会的样子,骨子里面所装的却是自私、嫉妒和诡诈。
刚到迈阿密不过两个月,那个所谓的“蜜月期”就过去了,因为我发现了一些从未被人留意过的问题;于是还不到三个月的时候就已经提出了辞呈,当时计划是过了圣诞节就回去读博士;要不是阴差阳错的各种原因,真的没有想到会继续留在这个“天涯海角”。某人突然提出的退休不早不晚,刚好是在我们准备打点行装的时候。怎么能忍心看着教会无人照管,而一走了之呢?

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传道人也是人,也会有缺点;甚至很多大人物的代价就是“大缺点”。但对于在教会中工作的人来说,最最危险,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不一致”,表面所做的与心理所想的完全是两回事,并且还要让人以为是多么爱主、多么属灵、多么清贫。这是件太可怕的事,我是因为无法忍受这种表里的不一而决然提出辞呈的。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我还是太年轻、太自信了,低估了“*****”的影响力,特别是他的迷惑性。当然同时也是高估了那时身边“同胞”的判断力和良知水准。

偶尔间会无意中又翻看到几年前的会议记录,回想当时的情形,到现在还是不能理解每个人都在做些什么。好象文革的时候一样,甚至白纸黑字的各种记录都在眼前,竟然还在保持着原先的观点和激烈的情绪。那个场面我过去只是在乡村市集中偶尔见过。

彼得问撒非喇,“你们卖田地的价银,就是这些吗?” 上帝并没有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象别人一样将全部家业变卖,百分百地全部奉献。上帝看重的是我们的诚实!如果你的心灵做不到百分百的奉献,就明明地说“对不起,我信心不足,我只能承受百分之十(或更低)的奉献”。当年如果亚拿尼亚夫妻不是“冒充”全然奉献,绝不会有那样可悲的下场的。因为上帝是看人的内心。他们的问题是:心理面根本不愿意做到的事情,口里却要冒充是已经做到了。

神看内心,但有些人并不在乎上帝是如何看的,他们知道人是看外表,只要能得到人的称赞和恭维就心满意足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的人生所追求的也就到此为止了。并且对于很多这样的“典范”来说,他们已经可以算是“超常”发挥了。


唉,愿主怜悯吧!



不过,每个人最后还是要交帐的,要向上帝交帐。愿主能够怜悯一些人,在祂再来之前给他们机会能够悔改。

如经上所记:以色列啊,转回转回吧,何必灭亡呢?

以色列的上帝是有恩典的上帝,断不以有罪为无罪。。。

主耶稣基督啊!求你怜悯我们,这些罪人!



2013年受难周期间的一段默想。随想随写,没有什么体系和结构。

本文没有针对什么特别的人和事,谨为警示地上的圣徒,请各地教会和朋友不要对号入坐。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宫景耀牧师

Monday, February 11, 2013

立此存证,有关教宗退休的问题

立此存证,有关教宗退休的问题

今天早上看到这么一条新闻:教宗本篤十六世因身體原因宣佈本月底退位

在此写下个人对此的看法,留做未来的证据,继续在时间中观看上帝的做为!

关于教宗的问题之前我有写过一些点评,前一任的教宗约翰保罗二世是上个世纪任期最长的教宗,甚至在教会历史中也算是很长任期的教宗。而约翰保罗二世在任期间最大的贡献就是保存了欧洲的基督教天主教的政治影响力;在信仰方面,他是倾向于自由派的,对于一些基要的问题都有所突破,特别是鼓吹“万教归一”希望建立一个以梵帝岗为中心的世界大同的宗教。所以他与其他各种宗教的关系是友善和联合的。总之,他更象是一个政治家而不是基督教的牧者和学者。所以他在世的时候,让人很容易看到天主教总体的走向是向着启示录中的大巴比伦进发的。

而这一任的教宗(本尼狄克十六世)的出现,好象是跳出一个与原先的旋律完全不同的音符,因为来自马丁路德同一国家的教宗在宗教改革之后是极少的,再加上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而本尼狄克十六世是个很好的教宗,从信仰和神学体系上来说,他是很保守严谨的学者;自他上任之后做了很多信仰方面的重整和回归,比如他立场鲜明的反对堕胎和同性恋等当今教会与社会间诸多冲突的课题。所以我个人的观感好象是上帝要延长祂再来的时间表,给了天主教一次机会回归圣经,免于落入大巴比伦的魔咒。

今天看到他要辞职的消息,着实地吓了一跳。不只是因为千年来辞职的教宗希少,此非常例,更是因为这样一位保守、严谨的牧者这么快就离开了最高统帅的地位。未来罗马教庭的发向又变得模糊了。

现在就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下一任的教宗是什么样的人,重点是什么样的信仰立场了。未来的教宗是选择继续走本尼狄克十六的路或是走约翰保罗的路,将直接影响到罗马教庭的位置。

虽然她的结局早已经在启示录上定下来了,但仍然还是希望看到她堕落的速度慢一些;这样主来的日子或者可以再延长些年日,给我身边可爱的朋友们多一些时间,让他们可以有机会悔改,让身边的圣徒,有机会多事奉上帝得上帝的喜悦。

当然同时,我们也是实在盼望耶稣基督快快回来;这一种复杂的心境下,最后我们的祷告就是:愿主自己的旨意成就,如同成就在天上一样!

未来的教宗如果继续象本尼狄克十六,表示我还会多有一些时间在这个世界上;未来的教宗如果象约翰保罗二世那样,那就说明主来的日子实在是近了;如果比约翰保罗二世还自由主义,那真的是主耶稣就在门口了。

二十多年前就有人预言过主来之前美国将会是由黑人做总统(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欧洲将再次统一好象古罗马时一样,这些都已经应验了;大巴比伦的出现是末后的事,而中国十几亿人最后听到福音也是末期到来之前必要发生的。

留在这里,是以为证;等到将来再回头看看这些预言是否准确!

even so, Come Lord Jesus!

Rev. Daniel Gong
Febuary 11, 2013

Saturday, February 9, 2013

海归之后如何继续我们的灵命生活?





昨天送别一位歌珊圣经班的同学,她要返回祖国。席间问询如何在中国继续个人的灵性生活,以下几点算是回复:



一、圣经说:不可停止聚会。这是新约中少有的几句以“不可”开头的话,意思是说,一个基督徒无论生活、工作如何繁忙,总是要在七日的第一日去敬拜主,这里不是指一个人在家里的祷告、灵修,而是到教会里面与其他肢体一同的礼拜。这个要求是为了我们的好处,免得我们因为疏于参加聚会,而信仰就渐渐离开了上帝;并且往往是有了第一次以后,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因为同一节经文中也告诉我们,那些停止聚会的人是一种“习惯”。无论一个基督徒在哪里,总是要找一个可以礼拜的地方去礼拜。



二、找教会,国内的教会比较“独特”。因为不同的地区、城镇教会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并且又分为公开的官方合法的教堂和地下不公开的家庭教会。所以找教会往往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很多“海归”基督徒,回国之后多数就失去了灵性的成长空间,因为他们无法进入或是适应一些封闭的家庭教会,又怕进入官方的教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为此我个人以为,在没有找到合适的教会之前,到公开的官方教会礼拜也并不是件坏事。因为官方教堂一般来说是人满为患,一个人静静地在一个角落中听听道、祷告一下,一般是不大会被人注意的。这样最低限度的你还可以有一个个人灵修与敬拜的空间。起码是不会太让自己冷漠退后。如果台上的诗歌和信息感动了你,你就学习感恩;如果台上的歌曲和信息让你觉得不合正道,你就学习谦卑地为他们祷告,求主怜悯。神是看人心的上帝,祂必照我们心灵的样式来判断我们。



前面这两步的重点是要我们的信仰内在的和谐,即不可以冷淡退后,又不要一下子不明就理地“火热”下去。冷淡是不对的是自我的损失,但失去冷静的火热可能带来的却是更大范围的破坏。



三、归属于教会。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方聚会一段时间之后,你就应当会找到一些合适自己的聚会点或家庭教会了;那时就应当考虑归属于一个教会。除非教会的教导太遍离圣经的情况,一般来说不建议一个基督徒同时跑几个不同的教会或聚会,这样对于我们的灵命其实并没有好处。归属于一个教会是一个基督徒委身上帝事奉上帝的第一步;因为任何一个教会都是不完美的,并且每个教会都会有兴旺和冷淡的时候,归属于一个教会本身就是对这个教会最好的支持,也是一个基督徒活出“信实”生命的根本,我们要对于自己的教会有诚信,对于自己的牧师有诚信。这样天父就必会因我们的心而大大祝福我们。



四、事奉。如果可能,经过了前三个步骤,基本上你的信心就不会有什么大起大落了;在平日的生活中一点点地成长、成熟。然后,如果上帝感动你,让你有一颗愿意事奉的心,那你就会开始发现教会的需要。从海外回国的海归基督徒,虽然并不一定都在信仰上很成熟,但一般来说他们会很容易地发现国内教会中的不足和缺乏;而上帝如果给你一双可以发现问题的眼睛,你就要问上帝是不是在这此空白的地方就是你可能事奉和服务于人的地方。相信经过这样的过程之后,你会成为当地教会和当地圣徒的祝福。



这里只是提供一些原则,具体的方法就要因地制宜去摸索、尝试甚至变通了。相信以圣召召我们的父上帝必然要亲自带领祂自己的子民走过旷野的漫漫长路!







以马内利



宫景耀牧师



February 8, 2013

Thursday, January 24, 2013

本周末的行程,唐牧师的布道会(1/24/2013)


各位亲爱的同工、同道和朋友们,

 

主内平安!

 

2013年一月末对于我们来说有特殊的意义。因为我们有机会可以见到两位唐牧师,并有机会听到他们的教导讲论。

 

唐崇荣牧师在华人基督教世界中非常著名,从十七岁开始唐牧师就献身传道,并且在世界各地开布道会、神学讲座和查经班;唐牧师的布道会多是以万人次计的。目前已经七十二岁的唐牧师每周仍然要去五个不同的地区、国家布道讲学;每主日上午他会在印尼由他自己兴建的可容八千人的弥赛亚教堂证道,然后下午、晚上分别飞到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和台北等地教导当地会众;每周都是这样。这次唐牧师能到迈阿密来,是非常令人意外的好事情(所以直到一月份我才开始相信是真的)。请大家为他的身体健康代祷,因为不久前在台北发现他的心脏又出了新的问题。就我所知,他已经做过类似的心脏搭桥和扩张手术,但现在因为年龄太大已经不能再进行相应的心脏手术。所以求主保守他,给他灵力和体力,继续在他晚年全心事奉上帝。借此让我们南弗州的华人基督徒亲眼看见主在这个时代给我们的最好的榜样,从而可以兴起更多为主不顾一切的传道人来。

 

今天晚上,唐崇平牧师应我们华人基督福音教会的邀请亦将抵达迈阿密。唐崇平牧师是崇荣牧师的哥哥,在唐牧师的父亲过世之后,唐崇平牧师做为兄长就与33岁的寡母一起在印尼照顾几个七八岁的弟弟妹妹;崇平牧师也是唐氏兄弟中第一个献身成为传道的牧者,他后来到美国读书按牧,并在台湾开创了改革宗神学院,唐崇平牧师亦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在基督教界出版了很多作品。目前他已经退休,生活在洛彬矶,虽然他的眼睛已经不及从前,但仍然每日坚持以文字事奉上帝和祂的教会。这次有机会来迈阿密,与我们一同事奉,是我们难得的机会。廿七日崇平牧师将在本堂证道,期间我们可以与他分享交通。从这些毕生事奉的神仆前辈身上,定会给我们很多帮助和鼓励。

 

请大家特别珍惜这样难得的机会,不要错过。

 

目前就我所知,与我同在唐崇荣牧师的学院同学亲爱的陈彪牧师此次将与他们教会三十多位同工、慕道友,专程从奥兰多开车下来,参加这次特会。我们虽然也需要近一个小时的车程,但与他们相比,仍然还是算在家门口的机会了。我也知道有一些同工、同道因为工作、家庭的原因不能连续参加三晚的布道会;所以特别告诉大家,如果你的条件实在不允许,还是请你尽量不要错过周六的特会,特别是周六晚6:00的问题解答,那是唐牧师布道会中永远是最为精彩的部分。如果你错过,那你可真的会不知道为什么而遗憾了。

 

好了,不啰嗦了。总而言之,深切地希望各位不要错过这次特别的机会!

 

以马内利

 

宫牧师

 

PS:如果有人需要carpool请尽快与我、与两位执事联系。

 

 

*********************************************************

为主寻回失丧的灵魂,建立并陶造圣徒

Reaching the Lost and Equipping the Saints

************************************************

Chinese Christian Gospel Church

10200 SW 107th Ave., Miami, FL 33176

305-498-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