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22, 2012

新书上架之《相通的圣礼》

新书上架之《相通的圣礼》
针对大陆和北美华人教会之需要,全面阐述基督教圣餐礼之专著,本于圣经、历史与教会实际之运作,具理论与实用之价值。

有 陈彪 牧师之中肯的推介

适于:教会牧者长执、神学生以及追求成圣之基督圣徒

开始接受预订
中文简体,美国出版
软皮儿$19.99
硬皮儿$29.99 (书店零售价)

直接与作者联系可有20%折扣(运费另算)










“我信圣徒相通”——陈彪牧师的序言

作书迷的专爱读书品味,作球迷的喜爱以球会友。这让人联想到上帝 在基督里,正是用圣言重生养育他的儿女,用圣礼将普世教会分别为圣、彼此相交。在普世华人教会被兴起的世纪,我们与各族各方历时历代的众圣徒一道,组成上帝之家、主耶稣基督的身体、圣灵的居所。随着华人教会开始走向成熟,力图成为参与上帝扩展他国度的器皿时,教会开始重视基督教会的大公本质,甚至在教会观上都自觉的坚持改教家倡导的真教会三大标记,圣道、圣礼和圣纪。

然而,对圣经中的圣徒相交,早期教会信经中阐述的“我信圣徒就相通”, 我们的认知和实践就显得相当微弱。观看华人基督教的属灵书籍和神学作品中,的确很少见到论述圣礼部分专论和实践。如果有的话,它们只会出现在系统神学中,而不是融会贯通地从圣经神学和系统神学出发,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牧养性的教会神学。

为此,感谢上帝,得到宫牧师在这方面的新作,就先睹为快。因为在这方面,我的书架上只有英文书籍。很兴奋,看到当年北美归正学院的同窗,给华人教会,特别是中国大陆教会奉献上的这份礼物。我很荣幸有机会把它介绍给我们的读者和主内肢体。

我十分欣赏作者对本书的起名《相通的圣礼》。在古希腊版本的使徒信经中,相通这个词是κοινωνία(koinonia),圣经使用这个词通常是指存在于教会肢体之间的团契,尤其是通过在基督里与上帝的联合。在有形教会的处境下,主餐和洗礼是唯独的两个新约圣礼。有形教会的圣徒相通有许多方面,比如,恩典途径,属灵恩赐和物质分享等等。虽然上帝使用很多途径施恩给我们,包括灾祸、患难、信心、施舍和团契本身。但是,传统上,神学家们尤其注重三个特殊的恩典途径:圣道,圣礼(洗礼和圣餐)和祷告(见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第88问答)。普遍而言,华人教会在这三个方面是重视两头圣道和祷告,却遗憾地忽视了中间的圣礼。

本书在结构上,是以圣经和历史互为经纬线,并针对目前更正教会、特别是华人教会的处境有中肯的评估和应用。内容上不仅简明扼要,更是血有肉。其行文风格如同作者的作画一般,有许多亮点。本书的开始是以圣经神学、救恩历史的发展为进路,从堕落后吃的演化,到救赎圣约中圣餐的旧约背景和发展,最后如何成就在耶稣基督这个逾越节的羔羊身上。新约教会对耶稣设立圣餐的忠心执行和解释,就成了当今教会使用这个蒙恩途径的标准。第二部分阐述了教会历史上,大公教会(天主教、东正教和更正教)对圣餐的不同理解和实施。虽然作者是以更正教中改革宗对圣经对圣餐意义和实施为立场,却不乏于其他传统的互动和公正的评估。结语部分中,不光再度提醒读者按照圣经实施圣餐的诸般益处,更是提供了一个可执行的圣餐实施建议和问答,十分具体。

因此,这必然会丰富具有福音信仰、却来自不同传统和影响的教会,依据圣经,恢复圣礼特别是圣餐在教会生活中应当有的地位和功用。让长久被忽视和遗忘,甚至在我们的无知中,被践踏和违背的、使众圣徒“相通的圣礼”,恢复到上帝设立圣礼的旨意中,“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κοινωνία),擘饼(ἄρτος) ,祈祷”(徒2.42),直到主耶稣基督再来的日子。让我们如同作者一样,对于‘圣餐礼’的认识和体验,一同“走过从漠视、循理到了解、体会并最终被感动得过程。”

你若是基督徒,《相通的圣礼》就是上帝为你预备的一个深入浅出天粮,出自牧者之手, 帮助你每次领受圣参时,全身心享受着奇妙圣礼带给你与基督联合的丰富福分;若你是教会长执,神学生,宣教士,牧者和神学工作者,这本在中文神学和教牧中少有的讲论圣餐的好书,应当是你个人和教会必备可少的藏书,有效地帮助你加深理解圣餐的含义和善用这蒙恩的途径,并在服侍教会中成为众人的祝福。

陈彪牧师(美国佛州奥兰多华人福音教会)

作者自序
关于这个书名
希腊文koinwni,a(音译为:科伊欧尼亚,koinonia)有许多意义,在圣经中出现了多次,而我们中文圣经在翻译的时候根据前后文理或者译成“交通”、“相交”、“相通”、“团契”或“共同领受”等等[1],因为这个词本身的含义丰富,并且对应的中译很多,若只选其中一、二无法让人找回原词全部的意义,所以最后决定将希腊原文直接交给读者。希望读者看到这个名词的时候能体会到其全面而丰厚的含义,进而才能不受制于译文词句的限制,感受到圣餐——这独特圣礼的深意。
为何要刻意拿出希腊文来呢?为了避免读者误会为是作者在此故弄玄虚,所以需要特别的解说。我们华人教会有一个热爱圣经的好传统,前辈们在教会中尽量避免使用任何非圣经的词汇。在我们将讨论和思考的“基督徒圣餐礼”上,我们的前辈们坚持只以圣经中出现过的词语来讲述这项圣礼,所以就出现了“擘饼”“主的晚餐”“主的桌子”“纪念主”“主餐”这些词。对于“圣餐”这个词却大力避免,认为这个词没有出现于圣经之中,甚至认为是“公会”留下来的坏传统加以拒绝和否定。那实际的情况是不是这样呢?
其实这里确实是有一个译词上的困难。因为中文的“圣餐”一词是译自英文的The Holy Communion,而英文中的communion在圣经中多次出现过,就是这里的希腊词koinwni,a,英文的communion基本上是反映了希腊词的原义,可惜目前对应的中译并未能表达出英文或希腊文的原意,我们又不能拿出一个更好的、更准确并且被众人所接纳和认可的中文词来对应它。无论是koinwni,a还是communion都注重和表达了“交通、契合”的本意与根源。这个词在新约圣经中出现了很多次[2],所以决不是一个“非圣经”的词[3]。如果读者能够最终抓住这个“交通与契合”的意义,那也算是实现了笔者提笔作书的初衷了。
有趣的是,如果打开英文字典找到“Com….”系列的单词都会找到有关交流、共享和团契的意义。如:communication,交通;communism,共产主义;commandment,盟约;commander,统帅、司令。在网络时代更是随处可见的“.com”不断地提醒我们交流与共享的理念。严格来说,基督徒的“圣餐”就是“那神圣的契合(的聚会)”。具体关于名词与历史的因由,读者将会从本书中找到答案。
圣餐礼的“神圣性”不是来自特别的行式或咒语式的祈祷,“神圣”是上帝本体的特征,上帝所到之地就是圣地,人能够进入这神圣唯一的就是透过耶稣基督的救赎和祂所启示的“圣道”。主所定下可以展现圣道的礼仪,就是“圣礼”;而只有当圣道被解明的情况下,圣礼才会显示它的功效。
基督徒圣餐礼并不是简单的餐会,而是在希腊文和英文中所表示的“那神圣的相通”,是基督徒透过“圣道”与上帝、与其他圣徒之间契合的最为重要的圣礼。当然有人以为用这个“神圣的团契”似乎包含了太广的意义,其实不只是在本书中要讨论的“圣餐礼”,所有教会的聚会都是基督徒本着圣道透过信心得以与上帝、与圣徒之间的“神圣的团契”,而圣餐做为“那”(The)——神圣的团契,应当是教会一切活动、聚会、团契的根源,而做为教会所举办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团契、聚会甚至是奉献和善行都是“那神圣团契”的延续。所以“圣餐”做为koinwni,a,是在一切教会活动中最核心、最重要、最神圣的“-神圣-团契”(The-Holy-Communion)。我们甚至可以很强烈地说:只有当一个基督徒组成的团体正式开始举行“圣餐礼”的时候,那个团体才可以被称为“教会”,“圣餐”成为可见教会存在的标记[4]
华人教会不知道是因为译名的原因或是对忽视历史的原因,总体上对于这项圣礼缺乏必要的重视,或者对此有近乎畸形的偏执。对这项圣礼全面、平和的认识是我们正在成长中的华人教会最为迫切的需要。
为了便于阅读,在本书中我选择沿用传统的名词“圣餐”以对应koinwni,a这个词。我们会透过《圣经》——上帝无误而全备的话语,包括旧约与新约来了解“圣餐礼”的前前后后,然后要看看在历史进程中我们的先贤前辈们又是如何理解和遵行圣餐礼的,透过本书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够体会“那神圣的相通”的奥义。




作者谨识
庚寅正月初五,于迈阿密


[1] 个别的地方也会被译为“捐助”、“礼物”,可见一个希腊词出现在不同的上下文理中会有许多种可能的翻译。
[2] 虽然我不喜欢用这种“统计学”的方式解经,但提供一个数字应当是不为过分的。在希腊文新约中koinwni,a做为基本格式出现了大约十九次,而其变化格式出现的次数就更多了。
[3] 其实没有出现在圣经里的词也不一定是“非圣经”的,如“三位一体”。
[4] 可参阅《比利时信条》、《海德堡要理问答》、《威敏斯特要理问答》等等更正教基础的信仰文件。



新书上架-《以斯帖记释义》



新书上架之:《以斯帖记释义》


以十几年前在“归正学院”时的作业论文为基础,经过十几年的打造精炼,本于宗教改革“唯独圣经”之精神,对于圣经中最独特的书卷之诠释和解说。非晦涩之学术著作,而是灵修默想之帮助。针对廿一世纪“忙碌”之基督徒有特别的提醒,帮助我们发现上帝的作为如何显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之中。



末后作者将次经中的《以斯帖记补篇》全文译出,使读者可以与正典进行比较,实际发现正典之独特与超然性。

适于:热爱圣经并相信六十六卷圣经都是上帝之独一启示的基督徒阅读,也是神学生最容易的参考书。


目前开始接受预定,请与作者联系。或者直接与出版社接洽。







引言:

笔者不是旧约学者,更不是做为神学专家;只是一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见证那古老福音的基督徒。所以无意将这本小册变成学术化的论述,却是希望为身边每日奔波在各自岗位中的肢体提供一本简单的小册,让我们得以发现并进入圣经话语的奇妙(特别是相对陌生的《旧约》部分),透过默想那些古老的经卷,汲取天上的智慧和力量,可以胜过繁忙生活对我们灵性的扰害。在《以斯帖记》中自隐的上帝,恰好可以回应这个不断发展的数字化时代,正当我们每日被太多的“信息与数据”占领的时候,最先从我们视野中逝去的是上帝的踪迹,是对上帝同在的敏觉;《以斯帖记》这古老的书卷却恰恰可以回应这个时代的迷盲。透过这卷书让我们可以醒觉到那位超越的上帝正如何临在于每日平凡的生活;不是上帝离我们远了,而是我们自己没有回到祂的面前。愿主给我们有属天的眼光,能够随时抓住神的同在。愿众圣徒都能本于圣经,以超然的信心继续地行走在由主基督以祂的身体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所开通的正路。
耶稣基督曾经责备那些精通圣经和希伯来原文的文士和法利赛人,说:你们查考圣经(注:特指《旧约》部分),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然而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约翰福音 39-40)。
主耶稣复活以后,祂特别开了门徒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路加福音 廿四45)。这里所说的《圣经》当然是特指我们今天手中的《旧约》部分(那时《新约圣经》尚未开始撰写)。
在第一次耶路撒冷大会时,雅各为外邦的基督徒约定了基本的生活规则,在那次大会中他们所依据同样还是圣经的旧约部分(徒十五章)。
邵晨光牧师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旧约圣经就失去了了解上帝78.9%的启示(从数量和页码上的计算)。加尔文对于新旧约之间的关系亦做了最为简要却明晰的说明“旧约隐藏新约,新约显明和解释旧约”。只有新约没有旧约令人无法看清神启示之道的全貌;同样,只有旧约没有新约就落在宗教的法典和仪文之中,不能明白神真正的心意和启示,正如当年的犹太文士和法利赛人,正是他们将基督耶稣钉在了十字架上。新约、旧约放在一起才是一本《圣经》,全本的《圣经》都是“上帝的话”,都需要我们全心全意地了解、学习和默想的。对于多读新约的基督徒而言,阅读旧约圣经,认识它、默想它从中得见上帝全面完整的启示是大为必要的。
那真理的圣灵,就是基督复活升天以后差来的那位保惠师,也是启示下旧约与新约的灵,必然会引导众圣徒进入一切的真理与丰富。

阅读建议:
因为篇幅以及版权问题,我们没有将全本《以斯帖记》的经文列印出来,本书是根据《以斯帖记》的结构铺陈而成,是为了配合大家的圣经阅读,所以最好不要做为单本阅读,而是与圣经同读。并且绝不可忘记的是,没有任何一本书可以取代《圣经》本身的地位。
其二,此书是笔者个人对《以斯帖记》的默想,为了了解以斯帖记的全貌,所以补充了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介绍,但仍然不认为是一本学术书藉,而是灵修笔记。也许可以引发读者同样的灵感,那就是全然是圣灵亲自的做为了。因为我们都在圣灵保惠师的引导带领之下,都是从神和教会以及众脚体中渐渐领受了神的恩和智慧的。
若透过这样的学习,让我们学会“得力在乎平静安稳,我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以赛亚书)的属灵秘诀,笔者将大大感谢天父上帝!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带上您的笔和记事本,离开喧嚣的日常生活,每日找出一段“私人”的空间,亲近主,让主的灵亲自向你讲话,透过圣经以及我们对圣经的反省、思考和默想!
愿基督的馨香显在圣民的会中,阿门!

祷告:
天父上帝,求你赐下智慧与启示的灵,使你的话语向我们解开,开启我们的眼睛,使我们众人都真正的知道你、认识你;从而我们跟随你、事奉你不是盲从无定的。父阿!愿你的恩手帮扶每一位在真理路上的朝圣者。我们祈望您的祝福,也听凭您的安排,使我们不白站地土!愿你的名因我们得荣耀(因你本是荣耀的)!愿你的子民因你话得安息(Shalom),直到永远。因主基督耶稣的名,阿门!


                                                      宫景耀  牧师
20011221
初稿于大雪纷飞的津沽

Tuesday, November 6, 2012

”人格分裂“的基督徒:


”人格分裂“的基督徒:

一、一个基督徒说我们要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他的意思是在参与政治的时候,不必以信仰为判断的原则);

二、然后,他们又说,我们要选择一个更合乎圣经伦理的人为政治领袖;(这时他们的做法已经否定了前一个预设)

三、当人提醒他这个政客不是基督徒,并且根据基督教教义来看,是个完全背离基督教信仰的异端时,他们又说”政教分离“,不能用宗教来决定政治。(这又是对第二点的否定)


于是他们就进入了一个逻辑的自我循环中去了。从精神病学的角度来看,对自我和自我的人格定位不清,是最重的也是最难治愈的精神病。


可怕的是那些已经”人格分裂“的人还自以为是非常正常的基督徒!


晕啊,真晕!!


不知道这个国家的基督徒还有没有救,再等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