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16, 2010

ZT: 《朋党论》(欧阳修)

说明:
十四日晚间的课程中提到这篇《朋党论》,是欧阳修的名篇。转帖于此,做为资料备考。
FYI

---------------------------------------------------------
欧阳修至宋仁宗
庆历四年(主后1044年)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Friday, November 12, 2010

讫语

昨夜睡梦中伤心的讫语竟将爱妻惊醒。
人啊!你是何等的灵物,竟会在存有中忘怀了存在的举动。
在无我之浑然不觉间又将自我的灵境尽然显露。

于是对人的“知见”就越发的“不知”。

上帝啊!永恒的一窥对人的“知见”能否产生影响?或者,是否必须要有所影响?若是“必须”关联到人“知见”的层面,那反而并非是真正对“永恒”有所窥视。

因为人的“知”本身是何等低级的心灵动态啊,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所知的“知”是多么的低级。

人性正在此得以显明:将重要的当成不重要的,又将低级的反当成高等的。

我的灵啊!在上帝那里要探求些什么呢?

心灵的行动是太高尚而无以言说的,更是无法用世间的法则来量度。。。。因为这一切的存在都太神秘、神圣和神奇,是原于那远初的第一口气息。。。。

于是。。。。复归于沉寂

神圣的父,请继续来牵引在地上这个罪人伤痛的足迹!阿门


Daniel
Nov 12, 2010

Thursday, November 11, 2010

ZT: 关于雷锋的一点点小小的疑问(40岁以上的看)

注:本文是转帖的我一个朋友的博文,是转帖(ZT),不是我写的。特别声明!(因为常有人将我转载的文章误读为我的文章,又在不通知我的情况下转用我的文章,却不用我的署名,所以才有多此一举之劳)


关于雷锋的一点点小小的疑问(40岁以上的看)
石邑刀客

关于雷锋的一点点小小的疑问
雷锋1960年参军,至1962年牺牲,一年多时间里共拍下200多幅照片。有那么多活生生的照片,总可以说是铁证如山了吧!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 1980年代之前,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拍照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许多人一辈子只拍过一、两张照,毕业照或是结婚照。60-62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老百姓饿得生浮肿病,中南海都要吃窝窝头,全国一共饿死了3700万人。雷锋一年多时间居然能拍下200多照片,不但有工作照和学习照,甚至还有生活照。拍那么多照片,比买一辆自行车还贵。要知道,那时候的老百姓必须积攒好几年才能买得起一辆自行车的。当然,不需要他自己掏腰包,就算他想自掏腰包,凭他当小兵那每月几元钱的津贴,他也付不起。是有公家替他出钱的,可是,按照他自己说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忍心用公家的钱和如此珍贵的胶卷,替自己大拍特拍生活照吗?一个小兵腊子得到如此的青睐,就连当年的师长、团长都未必有此高规格待遇,简直像是军区司令了。
即使到今天数码摄影十分普及的时代,有了数码相机后,拍照几乎不需要再花费成本,如果家里没有什么红白喜事、添了小宝宝,或者外出旅游,也没有多少人一年内会替自己拍上两百多张照片的。除非是有特别交情的铁哥们,单位里的摄影师决不会为一个普通小职工拍照,要是替一个普通职工拍上两百多张照片,发觉后,肯定要被单位领导骂得臭要死,“吃饱了没事干是不是?”
看来,雷锋的两百多张照片,只能有三种可能:
1.雷锋与摄影师是铁哥们,偷偷替他拍的,可是,那个时代捞上100多元钱就构成贪污犯,这样大揩国家的油,是“毫不利己”吗?
2.雷锋知道自己不久将牺牲,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预留200多张照片下来,供全国人民今后瞻仰,可是,雷锋虽然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但能如此先知先觉吗?
3.上级知道雷锋不久将牺牲,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为这个小兵预留200多张照片下来,供全国人民今后瞻仰?
再看看所谓的雷锋事迹:
一.雷锋的好人好事
1.收支不平衡。庆祝抚顺市望花区人民公社成立,他送去200元;辽阳地区遭受洪水之灾,他寄去100元;战友小周的父亲病重,他寄去10元;一位妇女车票和钱丢失,他为这位妇女买了车票。他只在部队2年8个月,当时部队津贴最高每月只8元,就算他拿最高津贴标准,合计收入只有256元,仅他的一小部份事迹就已经支出三百多元。2001年还报导过雷锋在抚顺某储蓄所存款100元,雷锋捐款加存款有400元左右,另外雷锋生前有手表、皮箱、毛料衣服等当时罕见的奢侈品,包括当时在天(tuchang)安(tuchang)门前照的相,似乎消费很超前,钱从哪里来的?
2.好事从不留名吗?
报导说,雷锋做好事从来不留名。然而,有案可查的就有:雷锋1961年2月15日,给抚顺市望花区工农人民公社祝贺信;1959年12月13日,雷锋致姑嫂城公社领导的信;1960年8月28日,雷锋致辽阳市委的信;1961年1月18日,告诉看见一堆漏掉的水泥,带回装进节约箱;1961年2月16日,雷锋写慰问信给抚顺市西部医院的全体休养员;60年6月初帮助一个老太太,请老太太吃饭,给老太太买车票。所有这些好事后面都留下7343部队15分队战士雷锋的名字。
3.前后矛盾
一次突然下雨,工地上散放着7200袋水泥,他先说自己和二十多个小伙子,用雨布和芦席盖,避免国家财产受到重大损失。但一年后又说成是“把自己的棉衣、被子拿去盖”。
4.匪夷所思的节约故事
报导说,雷锋的牙刷使用了七八个月了,毛都掉了一半了,还舍不得丢掉。(仅七八个月毛就掉了一半,部队用的是伪劣产品?)雷锋当兵不到一年,居然毛巾就出了个大窟窿,还继续使用(部队的毛巾是统一摆放的,允许雷锋把大窟窿毛巾挂在营房?)雷锋穿过的袜子,补了一层又一层,最后,完全改样了,还舍不得丢(傻瓜才一层又一层补袜子,真的节约,可以拆掉旧补丁再补新补丁。)他用的部队的搪瓷脸盆、漱口杯,上面的搪瓷几乎全掉光了,也舍不得买新的(雷锋入伍一共两年零八个月,这么短时间,搪瓷怎么会掉光?)
5.荒唐的违反军纪
雷锋做报告说,自己去团里去开会,看到一个十来岁的小孩,衣服很单薄,脱下自己的棉裤,送给了他。可是,部队军纪不允许把武器、被服送给老百姓,而且,当时的棉裤是裤面和裤里加棉花缝在一起的,没有罩裤。难道雷锋穿着衬裤光着大腿到团里开会?
6.难以置信的半夜壮举
雷锋在自己的报告中说:一个严寒的冬天,雷锋等战士睡在一个简陋营房里。半夜,雷锋发现炉子座板把地板烧坏了,立刻,从外面打来水,把炉子浇灭了,又把地板上火浇灭了,把窗户、门都打开了,屋里变得非常冷。又到外面找来小木头柴,把炉子重新点燃。可是,简陋营房怎么会铺地板?炉子座板是隔绝煤炭的热辐射,防止地板被烤焦,能把地板烧坏?雷锋半夜里那么大动作,他的战友居然一个都没醒?
二.矛盾百出的忆苦思甜

1.雷锋母亲是怎样死的

雷锋一会儿说自己母亲被唐地主强奸后自杀。换了一个场合又说,被唐七少爷强奸后自杀。而雷锋的回忆录里,唐地主和唐七少爷是不同的两个人。怎么回事?

2.谁让雷锋活下来的

得到当地一些人证实的说法是,雷锋的母亲死后,本家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为了帮贴六叔奶奶家,他还经常上山去砍柴。

可是,在雷锋嘴里,却说成是:“我7岁时父母双亡……只得给地主放牛。”后来,又变成“到地主家看猪,每天看十头诸,要给猪洗澡,晚上没有地方睡,有时还要同猪睡。”

雷锋究竟是给地主放牛,还是放猪?给猪“洗澡”、晚上“陪猪睡觉”的可能性存在吗?

雷锋居然还把六叔奶奶收养他的事的“养育之恩”一笔抹煞,雷锋总说自己不忘本,他“不忘本”吗?

三.学习毛选的奇效

雷锋对自己学毛选的 “钉子精神”做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

“懂得革命道理才能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我也积极学习毛主席著作,挤时间学,有时晚上学习太晚,头昏,我就洗一洗脸……利用开饭前后,有时连到厕所也不放过学习。”

还举例说,他学理发,开始时学不会,学过毛选后,就会了。他扔手榴弹,不及格,学毛选后,就及格了。

毛选居然有如此神奇功效!

在那个年代,曾经炮制了一个又一个大谎言,诸如:一亩地可以产十万斤粮食,铁锅可以炒出钢来,超声波可以催产,到后来的盐卤可以包治百病,针灸可以麻醉等等……。雷锋叔叔也是那个年代的产物

Wednesday, November 10, 2010

Star again

Saw the stars all around the sky, again. Ia night! Wish I can say something. But not. Tired to say talk or smiting so on....

Hope get break tomorrow. One day off!

Wednesday, November 3, 2010

Andrea Bocelli

第一次听到Bocelli的声音还是从教会的图书馆长发来的一封PPT的邮件,是他和Celine Dion合唱的那首《祈祷》,因为是英语和意大利语的,所以对Bocelli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除了他特别的音色。

去年的圣诞,走在街上会忽然冲出同样的声音,诠释着那些古老的圣诞音乐,而且这次是有英语在里面了。

Bocelli的声音很特别,可以听得出意大利人独有的风格,但又不象那些歌唱家那么遥远而不可及。从古典声乐的角度来看,可能不算百分百的“专业”,却正是这样的一种声音刚刚好叫人无法忘却;有些人的声音因为太“专业”,反而让人无法回想起到底是谁在唱歌。

而在Bocelli的高昂中,可以听到他自己,因为是他自己在唱,不是他的技巧在“发声”,所以那么感人。因为他并不遥远,但又无法匹及。

后来又是一次无意之中(因为已经没有去特别留意什么了),看到了一段他的音乐会转播,远远地看着他孤零零地站在舞台中央;那么淡定、沉稳,那份安静会吸引全场人的注意。然后那熟悉的声音再次高飞而起。 起初以为他沉静在自己的音乐中,好象记得的某位拉丁的歌者,闭着眼睛而浑然世外;过了几首歌曲之后,才惊讶地发现他是完全没有视觉的盲人。

于是,就这样,心与灵都被他所牵动。

在沃尔马,抓到了他一张专辑,当然,也是无意中发现的;而且是特价(10元)。于是在清晨的雨雾中,又出现了意大利语的歌声;伴随着我的画笔,一路走过了这个早晨。不知道是不是被他的音乐所传染,呵呵,一只眼睛又看不清东西了。

就是这样,擦干了手上的油彩,坐下来,让Andrea的声音继续推动着我的心灵。

I pray you'll be our eyes,
and watch us where we go
And help us to be wise,
in times when we don't know
Let this be our prayer,
when we lose our way
Lead us to the place,
guide us with your grace
To a place where we'll be safe.
La luce che tu dai
I pray we'll find your light
Nel cuore resterà
And hold it in our hearts
A ricordarci che
When stars go out each night
L'eterna stella sei
Nella mia preghiera
Let this be our prayer
Quanta fede c'è
When shadows fill our day
Lead us to a place
Guide us with your grace

Give us faith so we'll be safe
Sognamo un mondo senza più violenza
Un mondo di giustizia e di speranza
Ognuno dia la mano al suo vicino
Simbolo di pace e di fraternità

La forza che ci dia
We ask that life be kind
È il desiderio che
And watch us from above
Ognuno trovi amor
We hope each soul will find
Intorno e dentro a sè
Another soul to love
Let this be our prayer
Let this be our prayer
Just like every child
Just like every child

Need to find a place,
guide us with your grace
Give us faith so we'll be safe
E la fede che
Hai acceso in noi
Sento che ci salverà



2010年十一月三日,迈阿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