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15, 2011

随笔又一篇:论永恒

月前在周日晚间课堂里,特别讨论了“永恒”的概念,之后觉得需要留下文字,却一直未得机会。

永恒是什么?在英语里面有两个词都译为永恒,一个是eternity, 另一个是everlasting.
虽然这两个词可以互换使用,意义也相同,但却有一些不同的着重。Eternity测重于一种状态,而everlasting比较强调时间性的概念。

我们对永恒的理解多是倾向于everlasting的范围,就是以时间为标尺来理解永恒。

永恒做为一种“状态”或是作为一种“时间”有什么不同呢?这之间的区别虽然微小,影响却是极大的。

原则上在汉语中对永生的理解是“长生不老”“无尽无休地时间延续”;所以永恒就成为时间的继续进展,而人存在于时间之中,甚至是与时间共存。所以我们在汉语里面的永生,是进展式的、线性的、延续性的在时间之中的永远。

当我们成为基督徒之后,我们仍然还在用原有的理解来接纳“信耶稣,得永生”的宣告。所以就产生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将来在天堂做什么?于是有人回答(仍然在同样的理念之中):唱诗,唱一千年的“哈利路亚”,再唱一千年的“赞美上主”,如此无尽无休。只是这样的解说,反而让人对天堂失去了“胃口”。难道“永生”就是这样的么?

而圣经里面所讲的永生不是以时间为尺度来衡量的永远。永恒不是时间的无限延续,而是本体性的超越了时间的范围,是在一种超时间的状态之中。永恒是一种“态”。从而永生也超出了在时间捆绑之内的延续。永生是一种生命形式的跳越和提升。而人类的语言对于这种升华是完全没有办法来描述的;人的想象力也无法揭开永恒的帷幕。

从而派生出另一个问题,就是复活之后(或是改变之后)的那“不朽坏的身体”。这不朽坏的身体是超时间的身体,同时也是超空间的身体。于是用一个当今的科学理念来处理,就会发现基督耶稣在这里所应许给我们的永生和永活的身体是完全超出了我们人类可能认知的领域。有一个属神的神学家问一个相信基督的科学家“你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之外是否还有一些人类永远不知的元素?”那个科学家竟然不敢回答。因为在此明显看到科学主义与信仰之间的冲突。
科学主义不能放下自我的根源在于,他们相信一种恒常的真理,而这种真理是留给科学来揭示的(注意,这是一种信念、信仰)。所以在面对元素周期表的时候,无形之间就带有一种永恒性的眼光来看。但是当神学家考问信仰的时候,科学家发现自己所接受的近乎绝对地真理竟然也仅是在这个相对的物质世界之中的。这种考问是极大的挑战。
所以,当我们想着未来的永生和复活不朽的身体时,是不是仍然停留在如今的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之中呢?而圣经给我们所看到的是不受时间限制的永恒,和不能用元素周期表来分析的复活身体。

当我们真正晓得了这个超时间、超空间、超宇宙的应许之后,就不能不尽心尽性尽意尽力地爱主、敬拜祂、事奉祂。

对于永恒态最早进行全面讲述的是奥古斯丁(就我所知)。他以超时空的眼光来认识我们所生活存在的“时间”,并告诉我们在上帝那里永远是现在。耶稣基督,那超时空的上帝第二个位格,从人类的眼中是两千年前死在十字架上,但超越时空的眼睛会看到,祂是“现在”为我而死,祂的宝血是“现在”为我而流。我不是回到两千年前来领受那救恩,而是在永恒的“现在”中正经历和享受着上帝对“现在的我”的救赎。
因为在上帝的眼中,我们的昨天是“现在”,我们的明天是“现在”;我们虽然是在我们时间概念中的“昨天”犯罪、得罪上帝,但在上帝的“时间态”中,“昨天”正以“现在时”展现在上帝的眼中。

用一个例子来讲就好了。有一种动态的摄影(不是电影),在同一张照片中出现人或物体在不同时间里面的动态。如果你会用老式相机,就知道我这里所说的是B门技术。当这张照片出现在你的眼前的时候,你“现在”同时看到了这个对象完整的动态;那个对象、客体的“过去、现在、将来”呈现在你的眼前,你“现在”看到了。那个对象的“过去”是你的“现在”,那个对象的“现在”还是你的“现在”那个对象的“将来”对你来说仍然是“现在”。而上帝看我们的今生,亦好象这样。

所以,不要想象说,末世审判的“时候”,我们会排着长长的队伍;如果“那时”我眼前没有出现任何队列,我一点也不会奇怪。

而进入永恒,就是跳出时间的状态。永生就是活在永恒态里面。

不过到底那个“永恒态”是什么?就要等你我进入永恒之后再去表述了。



宫景耀 牧师

2011年2月15日星期二,迈阿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