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27, 2012

夜话圣经之-《创世记》第四章

带着上帝的应许,亚当和夏娃离开了伊甸园。地上艰难的生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盼望。

当该隐出生的时候,圣经没有告诉我们亚当说了什么,实际上当他面对上帝的责问之后就从此沉默了。而此时,夏娃却开口说“上帝使我得了一个男儿”;她为何要这样开口发言呢?因为她带着上帝的应许活着,上帝说“女人的后裔要伤蛇的头”,所以她现在看到了一位“女人的后裔”,她希望在活着的时候就看到上帝应许的实现,希望亲眼看到蛇的头被践踏。但该隐仍然是亚当的后裔,是亚当与夏娃共同生了该隐。

四千年后,在伯利恒的马棚里面出生的“男儿”,才是所应许的那位“女人的后裔”,因为祂是从童女马利亚而生,当马利亚怀孕生子的时候,还是个从未与男人同房过的童女;她的孕是从圣灵来的,是上帝亲自行的神迹,这要实际在伊甸园的应许。

该隐之后夏娃又得了一个儿子,叫亚伯。人类第一个家庭开始了;而这个开始却是无数个悲剧的开始。


“因着信,亚伯比该隐献上更美的祭品给 神;借着这信心,他被 神称许为义人,这是 神指着他的礼物所作的见证;他虽然死了,却借着信仍然说话。” (希伯来书十一章4 节)


该隐的祭与亚伯的祭

在耶和华圣殿中不只是血祭、牺牲祭,也有素祭;所以首先问题不在于是献上了什么,这是大多人专注的地方,很多人认为上帝不喜欢该隐的祭,是因为他献的不是上帝喜欢的。但在这里的根源并不是他们那天献上了什么祭,而是在希伯来书所强调的,有没有“信心”在这些奉献的后面做为一个支持。亚伯的祭是凭信心献上的,这是上帝喜悦亚伯的根本原因。

抓住这个重点之后,再回头对他们的祭牲进行比较。圣经告诉我们,人类开始吃肉是自挪亚之后,而亚伯是比挪亚要早近两千年的历史,从而我们可以想到的是,亚伯专心养羊,决不是为了饮食或衣服,因为那时没有肉类的市场,亚伯选择的不是一个职业,而信心的生活,他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服务于他的信仰;所以他放羊只是为了向上帝献祭的准备,并不只是他在献祭那一天显示了他的信心,而是他整个的人生都是信心的表显。

亚伯献血祭的知识自然是来自亚当与夏娃的。当亚当与夏娃离开伊甸的时候,上帝为他们准备了皮衣,他们亲眼看见什么是死亡,看见罪带来之流血的代价。所以亚伯的信,不是无缘故来的,而是经过前辈的教导和亲自的学习而来,不是直觉更不是迷信,是有历史传承的信仰。总之亚伯之信心决不只是显在他献祭那个的行动上,而是在此之前他全人的生活,从思想、行动到心灵的信心。

这是全本圣经第一次提到献祭的事情,对于各种上古文明就会发现,各地的古人都有以牺牲祭天的传统,只是到了晚期才渐渐发明出了许多不同的信仰和宗教出来的。孔子说过“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在中国没有“宗教”之先,我们的先祖都是用最为简单的也是最合乎圣经的模式向上天献祭的。

从亚伯的祭中,我们明白的是上帝不看外表,而是看内心;所以如果基督徒只是在礼拜天的时候“表现为”基督徒,而他的信仰并没有深入到他的心灵、思想和生活的话,那他就并不是一个真正对上帝有信心的基督徒。而这个全人的信仰才是亚伯得上帝喜悦的根源。信心与行动是分不开的,真信心一定会带来具体的甚至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行动。

在英语中的offering一词可以翻译为献祭,也可以翻译为礼拜时的金钱奉献;说到金钱的奉献,是如今很多基督徒回避的话题,因为我们是白白地得到救恩,所以传道人不愿意提到金钱奉献的事情,甚至有些牧者更改了圣经的教导,对信徒说:如果你不愿意奉献金钱,可以用其他的形式来服务教会服务人群,那也是你的“奉献”。这种误导对于基督徒信仰的成长是大为有害的。因为是教导人用“其他”的方式来回避自己当尽的责任。
当我们发现奉献与献祭是同一个词的时候,就会注意到一个事实,该隐就是用自己的理解来献上他自己想献的东西,并不是上帝要他献的,他将自己认为好的东西献出来,决定他献祭的不是上帝的教训而是自己的喜好。如今很多基督徒对于金钱的奉献也是用同样的态度来处理,虽然表面上与当年该隐献祭的事情没有什么关系,但那个内在的心思和态度却是完全相同的。

冯伟牧师曾经说过,在金钱奉献的事上,是所有事奉中最最不会参假的,是最“实在的”见证。许多基督徒可以在公众面前表演得非常爱主、属灵,却不甘愿奉献一分钱出来,看不到他们定期奉献的记录,这样的基督徒起码是一个表里不一的基督徒,因为我们没有权力去定罪任何一位自称为基督徒的人。也有很多基督徒默默地事奉主,他们可能没有什么恩赐,不会表现自己,但他们的奉献是他们最好的公开见证。我们今天向上帝献的祭是什么样的祭呢?看看我们的行动就知道我们的信心多少;看看我们从神那得到的赦免有多少。

圣经没有讲亚伯的生平,但仅从他献祭一事就可以知道他整个的以神为中心的信仰;同样,谁也不会去做“宗教警察”每天跟在你的身后看看你是不是一个照神的原则生活的人,但在主日礼拜时,你的奉献所表显出来的是你一周的生活与信仰;反过来,你的奉献也让你的生活、信仰和工作再次得到上帝的祝福和认可。


该隐的嫉妒

让该隐决定杀害亚伯的原因,是他心中的嫉妒。当他发现他不如他的弟弟的时候,并没有去反省自己失败在什么地方,反而怨毒比他好的弟弟,并且最终决定杀掉自己的亲兄弟。

这里面看到几点:
一、亚伯并没有争强好胜的心,他只是做了他本份内的事,并且是照着他对真理的领受而行;而该隐的问题就是在于他没有尽心去事奉神。
二、当该隐看到比自己好的弟弟的时候,他所想的是“除掉他”,这样就不会再有比较了;
三、亚伯是第一个死去的人,并且是非正常死亡;
四、该隐从内心的变化转变成实际的行动,羡慕、嫉妒、恨,最后是杀人。

耶稣说恨人就等 于杀人,因为恨人是杀人的直接动机。罪人的特点就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强,人的自私正在于此。我们在一起就是不断的比较、不断地给人打分数。看到不如自己的人,就嘲笑他们,看来比自己强的,就嫉妒恨,用各种手段去伤害让他们觉得自卑的人。

该隐成了人类的第一个杀人犯。


亚伯的血
义人亚伯死了之后,他的生命之血就在上帝面前控告他的兄弟,因为是他的兄弟杀了他。
同样是生命之血,在四千年后,从十字架上所发出的声音是“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并不晓得。所以,再次看到义人的血以及道成肉身之耶稣的宝血;这里面的区别是满大的。

可以说人类的历史一直在寻找正义,为了给义人申冤,不断引发了各种的战争。每次战争的发动都是为了“正义”,但每次战争的结束都看不到什么“正义”。恶人杀了义人,于是众人就用更为残暴的方式去除掉恶人,一个恶人除掉了,但人心中的恶却被唤醒。每次大战结束都会有一段社会公众道德的堕落期。这百年来的历史是完全可以追溯的。一战的结束,唤醒了民族主义,成了二战的精神基础;二战结束了,带来的是“个人主义”,单以美国而言,二战之后的一代人,是信仰彻底垮台的一代;他们不再受传统的约束,任意而行,等到这一代人开始老迈并悔改的时候,他们的子女却带来六十年代的希皮运动,性、毒品、自由等等毒害的不只是一代的婴儿潮。这一代人长大以后,他们所领导的媒体、文化和政治理念又开始向世界推广。到今天我们还是没有能够走出二战后的遗毒,没有回归真正的古典和正统。

亚伯的血所呼唤的正义,并不能根本解决人类的问题。上帝成了该隐的保护,协助他逃跑;这就说明了这正义的呼声是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实现的。因为罪人的“正义”本身也是受了罪的玷污。

上帝给了该隐什么样的记号呢?我们不知道,这也许成为各种附号学家特别感兴趣的事情。不过这个附号一定是与上帝的恩典有关的。罪在哪里,恩典就在那里显多。
是的,恩典二字用另一个词来说就是“不公平”。因为所有得到恩典的人都是不应该得到的人,而对于该得到的人来说那也不再可以称为“恩典”了。神的奥秘也正在于此。自以为义的人因此就会生出杀掉上帝的心,因为他们总是认为“正义”是在自己的心中。

当你看到这里,因为上帝包庇该隐这个杀人犯而产生对上帝的不满时,在你的心中就已经立起了一个十字架;该隐四千年后的巴勒斯坦,一些自以为义的人将道成肉身的上帝钉在了十字架上,你当时不在,如果当时你在也在场,那你也一定会高呼“钉他十字架”的。

“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
基督的血所讲述的,才完全解决了亚伯的问题。因为他们都不晓得。不晓得上帝的心意。正义是愿于上帝的,但也只有回到上帝自己里面才能得到最终的解决。只有亚伯的血,我们就永永远远也不晓得上帝是谁,上帝的心意,上帝的做为。感谢上帝,在基督的血里面,我们才能真正的明白。慈爱、忧愁和血并流......

(写到这里的时候,刚刚好在一日之内中国和美国都出现了针对少儿的杀戮事件,中国的河南一人以刀刺伤22人,主要是儿童,美国康乃迪克州一人以枪杀害27人,其中20人是儿童。这些孩子们的血所讲述的是什么声音,不知道读者是否能够听得出来。所罗门说:日光之下没有新事。当亚伯倒在田间时,是第一次,什么时候是最后一次呢?)


从该隐到拉麦
该隐仍然是得了一个印记,恩典的印记,上帝保存他的性命。他又归回上帝给人类的第一个命令,就是一养众多,遍满地面。但问题是,一个离开了神同在的罪人,虽然有神的恩典继续使他可以存活,但他的后代却与他一样生在没有方向的人生中。他们的存在是没有永恒的方向和目标的,所以他们的主就是他们自己,他们一生努力所要服务的还是他们自己。

自亚当开始,到第七代人,就有一个代表,叫拉麦,他一生留下一句话。(注意:在圣经中能够留下一言半语已经是很不简单的事情了。)
而他所留下的话是极为代表性地显示了一个自我中心的人格。他是第一个,也是带头破坏了上帝所设立之一夫一妻的原则,娶了两个太太,并为之自豪。他的眼中没有别人,而他的太太是他个人世界中的听众和支持者。太阳、月亮和众星都要围着他转。如果有什么人不能令他满意,没有服在他的设计之下,他就会用强烈的手段去报负。
当你看到这里,你会怎么想?如果全世界充满了这样的人,那人类还能存在下去么?人类还有没有盼望?

赛特和以挪士
一个新的族裔的开始。代替亚伯,并承继亚伯的敬虔。先是赛特,然后以挪士带来人类第一波的信仰回归运动。
什么是复兴?就是人们聚在一起开始求告耶和华的名!






2012年12月17日



Thursday, August 23, 2012

夜话圣经之-《创世记》第三章

第三章,如今很多小朋友都熟悉的故事,但却被大人所忽略,甚至当做是远古的“神话”。

但有那一个神话能够 这么清楚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呢?

有时人在地上的年日的加增和阅历,并不一定带来真知;反而小朋友能明白的事情,成熟的大人们反而不明白,更为可悲的时,虽然不明白,却要加上很多的论证和理论来证明自己是如何的不明白。

蛇的出现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到底这个“蛇”是什么?其实如果只看经文并不明确,中文在这里没有什么特殊,但英文中在这里的蛇并不是人们普通意义上所说的蛇,希伯来文亦如此。不过,到底这个“蛇”是什么样的生物?与今天我们所见的,所理解的“蛇”的概念是不是一致?我不知道答案。因为第三章所记载的事件是人类始祖离开伊甸园之前的事情,其实语言和文字总是很有限的。如果我们用今天的语言向几百年前的人描述现代的世界,那我们将会如何表达呢?比如汽车,如果有一个人穿越到了明朝,他将如何向当时的人介绍一种被今天的人称为“汽车”的东西呢?

反过来,在人类没有堕落之前的世界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是我们不能明白和形象化的。
所以第三章的重点是交代了人类堕落的本质,这个本质到了今天并没有任何变化。而对于其中的记录,我们只有照着字面来接受和理解。

因为,这里的“蛇”一定与今天的“蛇”不一样,起码可以说,那时的“蛇”还没有“用肚子行走”;那么在伊甸园中的蛇是什么样子的呢?我的专业是绘画,也看了很多的画,但仍然无法知晓当时的“蛇”是什么样子的。(有人将之画成巨蟒,如米开郎基罗,也有人干脆画成了龙的样子)

同样的问题可以继续延伸下去,比如很多人都将“分别善恶树的果子”理解成为苹果,对此我不需加以评论,因为那个果子只有亚当和夏娃见过。

“蛇”可以说话?!因此很多人说这不过是童话故事。于是有个歌唱到“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其实“蛇”说话也并不为奇,因为万物都是借着上帝的话造成的。今天如果我们能静心去听万物的声音,同样是可以发现很多美好信息的。宗教改革之后,很多的植物学家、昆虫学家、动物专家都出现了,自然科学是信仰的一种延伸和表达。因为在聆听自然的声音之后,总是会将我们的心灵带升入不同的境界。但是要小心的是,那个境界可能是真实和永恒的,也有可能是错误和迷乱的。

回到最为基础的问题,也是圣经中极常论到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话”,当我们看到蛇在说话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先问一问“什么是话?”呢?这些都是看似最简单却正是最深最复杂的问题。话是什么?当我们想到话的时候,是想到了声音、语句、平仄,或者是意义、内涵、思想。古人云“文以载道”,就是说文字和语言都是为了‘道’而服务的。这个“道”字,已经被我们东方人神秘化了,而这个神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抽离现实的过程;虽然我们的祖先也说“道冠古今”,但却并没有在世俗生活中把握住这个“道的运行”;反而当我们要求道的时候,或上高山,或退隐于世,“道”明显的是不在红尘之中的东西。但如果我们看圣经时,就会发现,圣经,特别是在希伯来与希腊文的原典中,与中国人所称做“道”的相对应的词就是“话”。所以,在创世记开始的时候,“上帝说”,这个说、言、话,就是上帝的道。道以言语的形式发动,并延续着道的创造和护理之工。而万物都是源自上帝的圣言,上帝的道;从而万物都是不断地在映射着上帝的道(那可称为“真话”的实体)。

诗篇中是这样说的:诸天诉说上帝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这夜到那夜传出知识,,无言无语可听,但他的亮光(启示)却通遍天下。。。。

但是回到第三章,蛇在这里所言说的,却是一种对信仰的误导。它为何会这样?我还是要说,不知道,但圣经提供的答案是很明确的,就是它做为魔鬼的代言出现在人类的面前。为什么不是其他动物?不知道,不过今天的撒但教徒却是以一个古怪的羊头为撒但的画像。其实,上帝造的万物都是美好的,而任何的美好如果不正确地显示和讲述上帝的荣耀,就会成为撒但的中介。很多巫师喜欢各种不同的小动物,从猫到羊,他们利用神所创造的东西来抗拒上帝并伤害上帝的教会和子民。所以虽然伊甸园已经是往事,但里面所发生的事情,今天仍然在用不同的形式继续重复着。因为所有的错谬都是基于对真理的歪曲,没有真理,甚至错谬也就不可能存在。如果不是上帝在创造中给了“那蛇”特别的才华,它也不可能出现在夏娃面前来歪曲真理了。

对了,圣经里面还有一次动物说话的记载,就是巴兰不听上帝的话时,他的驴都开口申冤。所以世间的万物天天都在用不同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上帝的奇妙。我们只是需要多留心一点。

蛇在此是用的引导法,它的引导是一个封闭的论证。我不想在这里讨论哲学的论证,有兴趣的大家可以从亚理斯多德开始去查找。在所有的循环论证里,最重要的不是过程而是“前题”;蛇的“前题”是“上帝怕你吃了就和神一样”。这个前题在此却从未被实证过,或者说,夏娃的问题是根着蛇所提供的思绪定式去思考,并没有机会去先查证蛇的“前设”,甚至在不怀疑和反省的前题下已经自动地接受了“蛇”的前设。于是反叛的行动成了一个必然的结果。如果当时夏娃质问蛇说:“你怎么知道你所说的是正确的?”结果就不再一样。因为蛇是无法回话这个问题的。蛇如果说“我已经吃过”那它就显示了已经背叛的本质;蛇如果说“我只是以为”,也显示它是要故意试探人的本质。说到这里,今天很多人不也同样落在这样的“思维定式”里面么?比如“人是由猴子进化来的”,这样的理论,人们都是先选择“不怀疑”(当然很多情况下是不允许怀疑的),然后再找出各种的证据来证明这个不会怀疑的理论。

而以我个人的体会而言,人们相信上帝,也是一个“前设”,但这个“前设”却并不一定需要什么证据来证明。或者用古教父和古代印度修行者的话来说,如果你需要证明你是相信上帝的,那说明在骨子里你并没有真正相信祂。而如今基督教信仰最大的危机,也正是很多福音派人士自认为最有成就的地方,就是可以向不信的世界“证明有一位上帝的存在”。其实没有人是因为看了证明上帝的文章而信上帝的,大多数的人都是已经在心中冥冥地、隐隐地相信上帝的存在,甚至被上帝事领了,但却需要一个理性的说服力,这样的人反而是那些“证明上帝”的作品的最大受益人。不信的人,仍然是不信的,任何的证据都不能改变他们。

夏娃当年的问题也是这样,她对上帝的怀疑,在面对蛇的提问时尽情地显露出来了。甚至我们可以说,不是因为蛇的出现,夏娃才开始怀疑上帝的;而是因为蛇的出现,才“发掘”出了隐藏在她心里的怀疑。所以相信与怀疑都不是外加的,而是人的本能。如何引导往往是很重要和关健的。而很多人的怀疑和相信都是经不起什么“质问”的;很遗憾的是,这造成很多走在“宗教”里的人非常惧怕理性的思考的追问。

试想一个基督徒、佛教徒等,他们是如何面对怀疑者的质疑呢?大部分都是用的回避的办法。其实人们所回避的,并不是质问者,而是在回避自己。可能那此质疑正是他们自己本人所怀疑的,但是他们却害怕表达出与他们做为“信徒”不一致的态度,并且还会伴随着一种深深的怕失去信念的恐惧。往往表现越虔诚的人,也正是内心越恐惧的人。这也是无神论者挑战信仰的原因,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信仰,但他们却知道那个“信徒”是可怜的;从而他们会用虐待“宗教徒”的方法换来自己的“快感”,这种特殊的“快感”是可以让他在面对永恒和生死时自用来我麻醉的。

夏娃经不起蛇的质问,因为她没有自我反省来自她丈夫的信息;并且蛇充分唤醒了她内在的怀疑。注意,上帝对人的禁戒是经过亚当而转告给夏娃的。夏娃所得到的是间接的启示。这一点和人类今天的情况差不多(日光之下没有新事),我们今天没有一个人是象当年摩西一样与上帝面对面,并听到上帝的启示的,我们都是通过《圣经》来认识上帝,而《圣经》是上帝借着古人留下来的启示。这种间接性,带来特别的祝福也带来特别的危机。祝福是,让人可以信,并且是不用任何《圣经》之外的证明,本于《圣经》的相信,这是有福的;而危机也正在于此,因为是间接从文字而来的道,我们会怀疑文字,进而怀疑道的来源。哲学家讲,每个人都要面对生命的”火河”,需要一次跳越。其实面对信仰,也同样是需要挑战、追讨和反省,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没有经过试炼的信仰,是没有经过窑烧的瓷器,无论多么美好都不过是软弱和短暂的。这其实也回答了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上帝会允许蛇来试探夏娃?”。

夏娃在蛇的诱导之下,将自己的怀疑转化成了形动上的背叛。米开朗基罗在描画这个过程时,将夏娃描绘成为一个被动者,她是接过了蛇递给她的果子,而亚当是自己去摘的果子;他这样当然是希望表达说男人在此是更为主动的,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但是圣经却并不是这样讲的。夏娃是主动摘了果子吃了,吃了之后并没有发生什么奇特的事情,一切如常;然后是她将摘下的果子递给了亚当,亚当再吃下去,才发生了一切的改变。

这里亚当为何会接过来吃下去呢?我们只能猜想。因为他太太的怀疑,不只是对上帝的怀疑,更是对于在家中代表上帝启示和形象的亚当的怀疑。而亚当看到这种关系的破裂,并没有用正确的方法来弥补,而是用放弃权柄的方式;他以为如此就会挽回太太对自己的不信任。当然亚当吃禁果还有很多很多原因和因素,我们已经在伊甸园外的人是永远不会完全明了的。但他做为上帝的代表,是应当带领太太回到上帝面前重健信仰的;而不是放弃了代表上帝的权柄,去听本来应当听他的夏娃的命令。堕落事件就是一系列的颠倒,正确的次序是亚当听上帝的,夏娃听从亚当,而蛇以及所有的活物都要听从亚当和夏娃;结果是变成了,夏娃听蛇的,亚当听夏娃的,没有人听上帝的。这样看来,伊甸园的画面在廿一世纪的今天也从不陌生!

亚当对太太的迁就有没有挽回他的太太呢?恰恰相反,结果是人类的第一对夫妻彼此开始怀疑(因为怀疑上帝在先),彼此推托责任,最重要的是,彼此不再赤诚相待了。“隐私”本不应当出现在夫妻之间的,但从亚当开始,哪一对夫妻能够彻底做到零隐私呢?这也是一切婚姻问题的根源。

神的判语。
蛇的话经过实证,彻底是谎言,因为他们吃了之后并没有“象神一样”,反而失去了神性的荣光和能力。他们也没有知道所谓的“善恶”,只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的,知道自己是需要隐藏起来的,知道需要躲避上帝的圣洁和光荣。
上帝对他们的判断,是公义的,也是慈爱的。因为以上帝的大能,祂完全有能力重新再造世界和世界的一切,但上帝却没有毁灭人类,而是预告了一条不同的路,就是让人借着“女人的后裔”最终胜过一切的罪恶、怀疑和背叛,从而再次回到永恒的“乐园”去。

有人猜想说,如果亚当没有犯罪随落,那他们将会如何?其实这个问题是不可能的,因为历史已经发生了,就不会再有别的可能。但同时,从神学上而言,我们却是可以大胆猜想一下。虽然我们不接受达尔文的“进化论”,但从全本圣经来看,却是有一个明显的让人类升华的路线。就是让我们借着圣子耶稣成为上帝的儿女,并从必朽坏的人变化成为不朽永生的人。这是应许给我们所有相信上帝和圣子耶稣基督的人的。回头看没有堕落的亚当,我们可以想见的是,他是不死的,而他的肉身在经历了人间的历练之后,会因为生命树的果子而不朽,然后上帝会提升他进入天堂与父同在。注意,生命树是基督和十架的象征。而这种相信亚当有一天会被提进入永恒的猜想笔者是从GC摩根那里读过的。

第三章还有一件事是必须要提到的。就是“死”这个东西的出现。

注意,在第三章那个动物被杀,动物的皮子做了亚当和夏娃的衣服,而在此之前没有一个动物在伊甸园中死过。死是第一次出现在这个星球上,甚至是第一次出现在这个宇宙中。而杀死动物的是上帝自己。为什么动物要被上帝杀死?基本上我们都知道这是表示献祭和赎罪的过程,是基督十字架的预表。可以说,这个动物被杀并不只是为了一件皮袄,而是代替了亚当和夏娃之死。

不要忘记上帝的话说:你们吃的日子必定死!

有人问说,亚当他们吃了果子那天没有死啊!是不是上帝说错了?有一些传道者这样解说的,上帝看千年如一日,所以亚当吃的那天已经是死了,但那个死是过了九百年才具体发生的,而九百年在上帝的眼中不过就是一天而己。还有的说,亚当赶出伊甸园,与神隔绝了,就是已经死了,特别又说是“亚当的灵在那一天死了”。这些的解经都很成问题。虽然是“以经解经”,但却明明是牵强附会,完全超出了圣经本身所讲述的。他们没有看到圣经整体启示的前后一致性,更没有认识到上帝的公义以及上帝话语的确实性。可怕的是他们将自己的想象“加进”圣经中去,让人们误以为那是上帝的启示。他们已经混乱了上帝的启示,用很敬虔的态度。

那一天亚当应当死,因为他破坏了上帝的命令。那一天也确实是死了,有一个动物替他死了。同一地点,上帝的公义与恩典落在亚当的身上。今天我们来到十字架前,我们看到什么?我们看到的是,无罪的基督代替我们罪人死在十字架上,同时我们在基督里的人也是与基督一同死在十字架上的;所以如今活着不再是我们自己,而是基督在我们里面活着。当亚当披上那死去动物的皮子的时候,我们所有的基督徒有没有披戴基督在自己的身上呢?罪在那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

创世纪第三章,看到堕落、背叛与死亡的开始,同时也看到上帝的寻找、审判和拯救的开始。

待续

外婆的折纸

深夜里拿着一张方方正正的广告单,折来折去,却不知道要折出什么样子来,只是随手习惯地折着;好象还记得什么,却又不知道忘记了什么。

心中却升起了当年在外婆身边的情形。
小时候就是坐在外婆身边,能记忆的已经不多了,但却还记得她为我一个一个地折纸,虽然不记得都折过什么,但还记得看到那些折出来的小动物开心的情形。

就这么一闪而过的回忆。

一闪而过

Wednesday, August 15, 2012

夜话圣经之-《创世记》第二章

在第一章中记载着万物的受造过程。而人类是出现在最末后,并且明明地说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和样式所造的,而且给了人类第一个使命就是“生养众多,遍满全地”。因为人类的出现,上帝说这一切就“甚好”!

第二章开头是第一章的续,讲到上帝的安息,并将第七天做为上帝赐福的日子。但是从第四节开始,次乎是重复讲述第一章已经讲过的内容,就是人类的受造。

百年间曾经流行过一种说法,我们称之为“高等批判”,这种说法是源自“不信的恶心”。当人们从骨子里面已经先否定了圣经的神圣和启示性的时候,就会用各种似乎是“很合理”的解释,来淡化他们所否定的圣经,特别是圣经的完整性、内在的一致性和圣经的无谬误性。“高等批判”学者们说,创世纪是(不只是创世记,几乎全本圣经都是)经过后人整理和编辑的结果,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历史片段和古本,但被后人剪了又帖,形成我们手中的圣经。其中他们对于《摩西五经》的批判最代表性的是说《摩西五经》是后人将四种不同的来源文献混合而成,而“高等批判”学者的工作就是要将四个不同来源分离出来。这四个来源用四个字母来代替:JEDP,分别代表“耶和华”、“上帝”、“申命记”和“祭司”。具体如何分化的,大家有兴趣可以上网再去查专论。
在创世记第一章和第二章之间,常被用来作为J和E两个来源的证明。因为第一章中没有出现“耶和华”这个名字,只有“上帝”(以罗欣)这个名字;第二章似乎是重新记载上帝创造之工的,所以那些伪圣经学者们说,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来自两个不同的文本,后人在编辑的时候很粗糙地将两者混编在一起。所以看上去,第二章很象是第一章的重复。

这里又回到了“方法论”和“前题与原则”的问题上了。当人不愿意相信上帝的时候,总是用各种理由来支持自己不相信上帝的那个决定。但当人相信这是上帝的话语时,就会发现这实在就是上帝的话。让我们在这里暂时留步,好好想想。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迷信”的,是一种“心理暗示”的结果;好象孔子所说的“祭神如神在”一样。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让我们回到一年级小学生的课堂吧,数学老师告诉我们“1+1=2”,于是我们就“相信”了,而且是不能怀疑地相信着,但有谁能告诉我们为什么“1+1=2”呢?我想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就是有人能告诉你“为什么”,我们也不一定能听得懂。当一个学生不怀疑“1+1=2”的时候,他才有可能一步步走进数学的神奇世界。有很多类似的“公理”,在各个科目中都是要人先相信,再去研究的。而任何从一开始就对这些个“公理”产生怀疑的人,他们是不可能真正走进那个世界,从而也永远不可能进到一个地步可以反省和思考“公理”本身的合理性的。古代的奥古斯丁留给全人类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论“以信寻知”;相信是为了知道,因为我要明白,所以我要先相信,相信的这个行动推动着我们的理性进入真理。

回到圣经创世记第二章的记载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如果我们不怀疑这是上帝所印证和保存的“独特启示”,我们自然会问“为什么”?为什么第二章才出现“耶和华”这个名字?为什么第二章重复记载了人类的被造过程?
答案是很简明的:第一章的重点是对上帝创造之工的全面描述;第二章的重点是聚焦在人类本身的受造。第一章是全境画面的鸟瞰,第二章是特写镜头。所以第一章对于人类的受造的描述与第二章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

同时,因为第二章的主体已经将我们的视野集中在人类本身了,所以创造万有的上帝(以罗欣)开始与人面对面了,所以对于新的存在者而言,他现在是回到了那位”自有永在“者的面前,就是回到了”耶和华“上帝的面前。

第二章所描述的人类受造过程,让我们看到几个特殊的事实:
一、人类的受造不象动物植物,因为动植物都只是上帝用“话”吩咐,说有就有的。但是人类却是先用尘士“制造”出来(不是“创造”),然后再经过一次“深加工”的结果。人的受造是有两个工序的。说明人的特别之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第二道“深加工”的过程,人类是不及百物更加“灵明”的。百物的源头,就是上帝自己的话;而人类却不过只是尘土。

二、所以,人类的尊贵,正是在于第二道工序:上帝吹气在人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每个人都有上帝的气息,所以古代的教父们曾经思想过说,人是有“神质”的,人类与万物有不同的本质。从永恒的角度来讲,很多教父们相信得救成圣的人,将来在天堂多少也成了“神明”一样的存在。当然这种想法很快就被教会所否定了。因为人就是人,神就是神,人不是神,神也不是人;在人与神之间的区别和差异绝对是本质性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在永恒中也是不会改变的。永恒荣耀中的人类,是被神的恩典所成全的,显出上帝创造之尽善尽美的“人类”特点。绝不是说,将来到天堂我们都成了“小神”、“小基督”了。我们还是“人”,得荣耀和永性的人!

三、天使,圣经中没有找到“天使”受造的记载,但在第二章却要亚当“看守”神的园子,就是做为一个护卫者的人。所以,我们相信在第二章中已经告诉我们与上帝和人类为敌的势力的存在。那么比较天使与人类,本身就是很有趣的话题。可惜的是,很多的绘画和电影已经将天使的特色歪曲了。圣经没有说上帝造了“天使类”,但上帝创造了“人类”,还有各从其类的动物。这最少说明一点,人类是从同一源头而出的,并且因为是“同类”所以彼此的相似性是内在而本质性的相同;动物也是如此,是在繁衍中一点点发展起来的。而“天使”的受造都是独特的,每一位天使与另一位天使都是不同的。没有那个天使是“被生出来”的,他们都是独立的受造之物。天使的独特性,也是他们的高贵性;正是因此,反而没有人类的自限,这自限反而让人类有成长成熟的机会。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天使自受造那一天就是成熟的、完美的,他们不需要成熟期,当然也没有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了。一旦“天使”犯错,就再也没有机会挽回了。从救恩的角度来看,也是这样,上帝道成肉身,成为“人类”的一员,所以基督的代死,一次的献祭就将救恩带给了人类。而天使不是“类”,上帝不是去为每一位天使单独地付出拯救之工(上帝从来就没有救拔天使),而上帝对于“天使”的恩典是“拣选”和“保守”。

四、男人和女人。第一章因为是全景镜头,所以男女的受造同时说明。但第二章是特写镜头,告诉我们人类受造的“细节”。动物是一同造的,但男人和女人却是分开造的。让全人类有一个源头。而女人从男人而出,男人第一次在神的园中睡了并开了刀做了手术。有没有流血?圣经没有说,我们也不知道。但这是万物受造之后的第一次“手术”。无论这次手术质量和恢复如何,都是需要多少付出代价的。生命的延续是需要付代价的,在此已经显明。每个人的出生都是有一个人或多个人付了代价的结果,第一次的生是第二次的生(重生)的隐喻。
当然女人的出现是为了“帮助”男人,不是“绑住”男人。她们是用男人的肋骨造成的,是需要投在亚当的怀抱中的,需要和她的男人肩并肩手扦手共同走人生之路的,她们不应当站在男人的头上,也不应当踩在男人的脚下,因为她们是源自男人的肋骨。

五、命名。一切的学问到了最高尖的时候,都会回到最基本的“修辞学”去。而命名正是表达人类被造时的智慧能力与对万物的主宰之权柄。这是件奇妙的事。但更为奇妙的是,当亚当为万物命名时,却没有预见配偶帮助他;上帝已经计划要给他一个妻子,但上帝并没有明明地告诉他,可是当上帝计划的时候,在亚当生命里就有一个“觉悟”。这里给我们看见人类在堕落之前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他是在宇宙中最容易觉察到上帝心意的活物;而这个觉察不是象天使一样的在上帝面前的观看,而是在他心里面的直觉,不是用眼看用耳听来的,而是在内在心灵里面的特殊功能。这简短的记载不只让我们看到人堕落前的聪明和智慧,更让我们看见做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是如何与上帝之间有不间断的来往的。

六、诫命。不是人犯罪之后才开始有律法和诫命的。很多人以为律法是后添的,其实在人堕落之前,上帝的话已经临到人,告诉人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