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15, 2017

《使徒信经》简介2017更新版

《使徒信经》简介

主后二零一五年四月十二日两位肢体决志、洗礼,谈道间又论到洗礼认信的“使徒信经”,发现今天对于《信经》所知有限,华语西语教会都少有专门教导,即或有人可逐字背诵“使徒信经”,真正清楚其深义的却并不多。遍查坊间书室,亦无适合大众普及的专论。草草此文,供圣徒参阅。

信经Creed
彼得前书三章15节说“若有人问你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做准备以温柔敬畏之心回答各人”
若有人问你的信仰是什么?你有没有一个可脱口而出明确精准的“标准答案”?
若说:“我信基督耶稣”,那如何与摩门教、甚至是伊斯兰教区别呢?(注:伊斯兰相信耶稣由马利亚所生,是末后审判世界的先知)
你若说:“我信圣经”,耶和华见证人也信,只是他们觉得自己的译本更好。
你说:“我是基督教”,那基督教是信什么?(于是又绕回到了起点)

许多不了解我们信仰的朋友们不会坐下来等你几个小时从创世记讲到启示录的“圣经综览”;也不会等你从神论、启示、三一、神人二性一路讲完你的“系统神学”;当然更少有人会从保罗、奥古斯丁讲到马丁路德、清教徒系列的“教会历史”。并且就是这些大的板块对于我们自己还是在学习思考和进修的过程中,许多问题不讲还过得去,一细讲可能反而把错谬带出来了。我们的朋友也许只有五分钟的兴趣和耐心,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我们的信仰最全面无误平衡的表述出来呢?如何让我们的朋友们确知我们到底是信的什么呢?

初期教会在洗礼时就开始有精炼的短语来宣明受洗者的信仰,其中一些被保留在圣经中,如:罗十9,林前十五3-4,罗一1-4,腓二6-11,徒八37,林前八6等处。若能记背下来,是会帮助我们陈明信仰的,但这些短语因为所处的上下文脉自然有其侧重,不能以一带全,所以教父时代就在众教会的监督和大公会义的斟酌下为全教会留下了不同版本的“信经”。

“我信”二字在拉丁文是CREDO,后来到了英语就是CREED,我们中文翻译为“信经”(有了很强的宗教味道),而“信经”二字的本意是“我所信的是:……”

背景background
信经就是以简短文句全面概括我们信仰的话语。在基督教历史上有四大信经是最著名《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迦克顿信经》和《亚他拿修信经》。这些信经高度概括了基督教信仰的立场,并成为普世教会所公认之信仰准则。其中流传最广的《使徒信经》其形成年代和作者是四大信经中最不明确的,(其他信经可追溯出成形的具体年月和作者或会议)传说当年众使徒将要离开耶路撒冷以前,一人一句来总结和概括所信的信仰,于是留下了这十二节的“信经”并定名为《使徒信经》。在现实历史中最早的《使徒信经》出现在三世纪(390年),而我们今天所用的版本可以追溯到七、八世纪。虽然如此在四大信经中《使徒信经》却是最短小精悍并且又非常全面而平衡的信仰告白,我们无法准确知道作者和年代,却可以相信这是圣灵亲自借着教会之手写下并留给我们的属灵珍宝。《使徒信经》被称为信经中的信经,这是确实的。

观察observation
基督教信仰核心有两条“高压电线”(不能乱碰、不可随意解释、不可改变的,也是界定异端的根本教义)是:“三位一体”和“基督的神人二性”。而《使徒信经》前后十二节明显的分成三段,不是均分,每大段是以句号(有的版本是以分号)分隔。第一节是第一段,论到圣父;第二节到第七节是第二段,论到圣子;第八节到十二节,论到圣灵。三段强调三位一体上帝每一个位格不同的工作重点:
圣父——创造  1节
圣子——救赎  2-7节
圣灵——施恩 8-12节

从篇幅上看,全部信经中有一半(6节)是单单论到圣子,而论到圣父的创造只有一节;从篇幅的分配上也给我们看到父一切的丰盛都是藏在子里面,有了子就有了父。创造之工是因为上帝的大能,祂说有就有,命立就立;但救赎之工却是透过基督的道成肉身、十架受死、复活才彻底成就并显明的。创造的过程在圣经记载中是七天时间,但救赎的进程却是自亚当堕落离开伊甸时就开始了,经过了几千年的准备后人子才来到世界上,又经过了三十三年半的时间,最终才“成了”在十字架上。所以《使徒信经》仅以一节来讲述圣父的创造之工本身也是说明创造与救赎在天国永恒计划中的不同重量。

圣父的创造之工、圣子的救赎之工、然后是圣灵的施恩之工作。特别注意的是“我信圣灵”这句后面是“逗号”不是句号也不是分号,是起始引句,随后四节都是描述圣灵之施恩工作的,就是说教会、成圣、永生、等等都是在“圣灵里”成全的工作。圣父的创造和圣子的救赎都是已经完成的工作,而今天圣灵施恩的工作仍然在继续进行之中,圣灵的工作显示在教会和圣徒中间。圣灵本身如同“眼镜”一样,戴上眼镜的时候反而看不到眼镜本身,同样当圣灵充满我们的时候我们反而不会留意到圣灵本身,在圣灵里面我们专注的是基督、十架、教会、圣徒和永生的应许!(参约翰福音十六章等处记载)今人常有一个误会(可能是受灵恩运动的影响),认为古人忽略了圣灵,但其实绝非如此,因为圣灵已隐于教会之内、圣徒心中,如同当年隐藏在木匠之中的人子一样。

《使徒信经》自然地显出这三个段落,这也是古典教会和圣徒认识信仰和诠释信仰的架构。宗教改革大师加尔文在写作《基督教要义》时,其章节的编排分段就是照着《使徒信经》所留下的三段架构,甚至新正统的现代神学家巴特的《教会教义学》亦在《使徒信经》的大结构之下。

曾有人问:《使徒信经》中为何未提“我信圣经,我信圣经是上帝的话,我信圣经无谬、无误”这些做为当今教会正误的重要分界点?我想可以有三方面的回复:
一、宗教改革(1517年)以后圣经才成为会众自由阅读的书卷,“唯独圣经”由马丁路德提出;之前因为没有印刷术,只有很少的修士才有机会阅读手抄的圣经,所以教会的权威完全代替了圣经的权威,宗教改革最大的意义就是以圣经的权威考证教会的信仰。从技术上讲“活字印刷术”为宗教改革的成功提供了关健的支持。
二、圣经无误的宣告是十九世纪之后的一个特色,因为早先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圣经的神圣性(就是不看圣经的人也不怀疑);但十九世纪所兴起“圣经批判”之风不断要否定圣经的超然性,教会为了回应这样的思潮挑战才开始宣告圣经的地位,并进行了大量了学术领域的护教工作。
三、最重要的是,信经虽然没有提到《圣经》却是对全本圣经最好的、最全、最精的概括;就是说,《使徒信经》将全本圣经的重点全部放在我们眼前了。六十六卷的圣经,每卷、每章、每段的主题无不可以在《使徒信经》中找到关联和对应,你在《信经》中没有看到“圣经”这两个字,但《信经》正是《圣经》全面启示之真理最精美的总结。

今人尝试教导系统神学(教义神学)或试图讲解“全备福音”,坊间各种书籍、教材都有一个目录和次序,可是仔细读来各有各的侧重,如果用《使徒信经》的架构来衡量几乎找不到一个足够“全面”和“均衡”的系统、全备。有人会忽略末世论、有人会强调成圣观,每个作者在全面和均衡上都不能达到《使徒信经》内在的那种完美,这也是人的自限。

解读interpatation
下面让我们逐一研读和默想这十二节的《使徒信经》吧:

一.‘我信’信仰是让我们为之生为之死的。我信的是这样的吗?还是仅仅走走形式,人云亦云的?
‘上帝’昊天上帝宇宙之主宰和创造者。在祂眼中万民如水桶里的一滴水。我这么渺小在祂眼中又算得了什么?当摩西问上帝的名字时,上帝回答说:我就是我是!(I am who I am)
‘父’这是超出理解的称呼。人如何能称上帝为父呢?(中文的“老天爷”中的“爷”字其实是“父辈”的意思,所以我们中国人一直是称昊天上帝,最超然、最高的、最不能测度的那一位是“天父”)难道人人都是天之子?父与子是伦理关系。人与神之间可能建立起什么样的关系呢?
《说文解字》中说到“神”字时说:天神引申万物。至高的神是万物的来源,圣经第一章就是讲到这位神如何创造的万有。起初,上帝创造天地…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有早上有晚上…第一天…第二天……

二.我信‘我主耶稣’—— 祂是我们的‘主’。‘主’这个字是圣经中很有分量的。那位‘自有永恒者’——‘耶和华神’,祂是‘主’。耶稣是‘我主’,祂就是在旧约与摩西见面的那一位“我是”(I am)。‘耶稣’,由天使宣告的名,意思是“上帝的拯救”。今天的犹太人每每读到圣经中“耶和华”(YHWH)都要自动以“主”(Adonai)字读出,免得妄称上帝之名。所以“主”这个字有独特的意义!耶稣是不是我们的主?他是我们的救主和主。
‘上帝的独生子’——那唯一真正的天子来了。“独生子”表示祂是与父神同尊同荣同永恒的,耶稣不是受造的,而是出于上帝而为真神的,这个“生”字所表达的是耶稣的独特、完全不同于所有“造”的。耶稣是主、是上帝!

三.‘因着圣灵感孕,由童女马利亚所生’,这一节是讲到“道成肉身”的神圣历史事件。在此圣灵参与在救赎的工作中。而从生到死之间三十三年没有提到,完全包括在“生”这个字中,因为马利亚不是神,所以耶稣从马利亚“生”取了人性,走过正常的一个人当有的一“生”。当撒但试探祂时问耶稣“你若是神的儿子…”,而耶稣的回答是“人——活着…”。所以耶稣是百分之百的真神上帝,也是百分之百的真正的人。在基督里面共有神人二性。至于是如何共有,人的理性头脑有限不能知道。

四.“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被钉于十字架,受死,埋葬”这一节完全是讲到那个受难日(Good Friday)所发生的事情the Passion。请注意十二节的信经中有一节只讲到“那一天”所发生的事,说明这一天所发生的事是全宇宙间最大的事!
‘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每次看到彼拉多就觉得他是很有点“冤屈”,因为耶稣受难是很多罪人共同参与的结果,从加略人犹大到大祭司、公会成员、希律王甚至在十字架下看热闹的等等都在这个罪行中有份,为什么每次只提到彼拉多一个人呢?没办法,因为他有权柄,他所在的位置让他做最终的决定,这个决定权是上帝透过世俗政府赐给他的,他因为不能照着良心以及善恶是非的标准做正确的决定,明明地将无罪的人子钉死在十字架上。过了两千年人们还在提到他的名字,所以“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十字架’不是一些异端教派所说的“柱头”上,十字架是人类发明的最残酷的刑罚之一,但重点并不在于多么残酷(福音书中也没有对于残酷加以描写),重点在于“挂在木头上的是被咒诅的”耶稣的死是一个无罪的代借有罪的承担了最可怕的咒诅之死。
‘受死、埋葬’耶稣亲自经历了活人所没有过的死亡,而且是完完全全地死了,埋葬了。

五.这一节在神学历史上常有不同的争议,‘降在阴间’是什么意思?简单的说就是祂彻底地经历了死亡,身体与灵魂的分开。但总有人揣测玄奥的事,于是有许多版本的传说,如“去阴间给洪水前的灵魂布道”等玄幻版本,好象要回去中世纪访问但丁一样。从正常的知见角度来说,往往越是简单的也越是准确的,所以我本人更愿意接受前面的理解。若你问耶稣的灵魂去了哪里,就是“阴间”,怎么去,做什么?我不知道。
‘第三天从死里复活’,这是讲到基督复活的史实,祂的复活改变了人类的历史,更是改变了我,也已经或是正在改变你。这里的重点是“复活”的大能,当然有人也会问这个“第三天”是怎么计算的,耶稣实际是周五下午三点钟在十字架上咽气,五点钟被取下来埋葬,周日早上六点钟就已经不见了,从时间上看也不到四十八个小时,这里的第三天是指从周五到周日跨越了三天。

六.‘升天、坐在父的右边’,这是讲到耶稣现在所在的位置。复活的主已经完成了救恩,而今祂并没有留在世界上,而是交给圣灵在教会中施行救恩。因为上帝的旨意并不是让人在外表上膜拜祂,而是要人在里面完全得着基督(上帝儿子)的生命,并靠圣灵恩典的护理渐渐成长直到祂的儿子成形在我们里面和外面。如果基督继续留在世上(这是很多基督徒盼望的)那么世界上的人要排队预约去与祂见面。如今世上有十六亿的基督徒,每个人预约见面一分钟(和耶稣打个召呼)那么排到我们自己要再等一千年才行。

同时,还要记得那属灵的争战,因为属灵的争战是发生在天上的,撒但会昼夜控告神的儿女,当我们在地上犯罪、软弱、失败的时候,撒但就在天父面前控告我们,要上帝施行祂的公义和审判。在上帝的右手那里有审判,但如今耶稣坐在父的右边(注意,上帝是个灵,灵是不必用上下左右来定位的,上帝也是无所不在的)就是告诉我们如今天天在父上帝那里为我们代求、求恩的是那位手上有钉痕复活的救主。当天父要以“右手”施行公义、击杀罪人的时候,坐在右边的耶稣基督就会伸手为我们代求,那钉痕和枪伤所见证的是十字架上的宝血已经为我们偿还了一切罪债,不只是过去的也有现在的和将来的。哈利路亚,祂的救赎是彻底的,那一次的献祭就成就了永远的救赎。有坐在父右面的耶稣做中保和保证人。(前日有一少年时的同窗,还不是基督徒,对我说:耶稣是我崇拜的领袖,没有之一,因为他能让我们放弃仇恨爱一切人!)

七.‘将来’,我们是在“已然”与“未然”之间(already but not yet),耶稣还要再来,当祂为我们预备好了地方以后就会回来接我们,主的再临是圣徒的盼望,是好消息,但对于不信的世代却是可怕的末日,因为祂是做为审判者再来,凡不在“宝血”下的人都要照上帝的圣洁公义的标准受审判,并且要独自承担自己的罪恶后果,就是第二次的死。
若问“福音是什么”就全在这六节信经里面了,两千年所传,没有添增,没有减少;传福音就是传“耶稣基督的生、死、复活、升天、再来”,就是这里所讲的。

八.‘我信圣灵’,圣灵是上帝,并不是次于低于圣父和圣子的,但是在工作上是有先后的次序的,圣灵是最后来的并且是直接作用于我们的生命的那一位,可以说我们重生得救以后都是“活在圣灵”中的人。但对于圣灵我们很少具体讲到祂,我前面做了个比喻,再重复一次:好象眼镜对于眼睛的做用,当我们戴上眼镜的时候是看不见眼镜本身的,所以一个被圣灵充满的人反而不会注意到圣灵本身(圣灵也不是这样来荣耀自己),被圣灵充满的人会更认识圣灵所见证的那位耶稣基督并更加注意到天父的荣耀大能。圣灵也给我们内在的生命和外在的恩赐和智慧。

九.‘我信教会’,“圣而公”这三个字在英文中是Catholic,有人误会为是“天主教”,但这个词在“天主教”出现之前就有,原本的意思是超然、神圣、大公、宇宙性的教会,所以现代的英文版本或者标注出来或者干脆用Universal(普世教会)这个词替换了Catholic(公教)这个词。而这个“大公教会”不只是个别地区的一间或几间教会,而是指超时间和超空间的基督的身体。教会是很大的!在这个教会里包括了所有时间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基督徒,也包括了东南西北全世界的基督徒。

我信‘圣徒相通’,在这个大公教会中每一位圣徒之间因着同一位圣灵的感动和带领,可以彼此学习、讲述上帝的救恩和伟大。这个‘圣徒相通’不似异教的那些巫术,而是在真理上的正常的生活中的相通。主日的讲台、祷告聚会、阅读先贤的作品、和身边的圣徒交通、彼此代祷、共同研经等等都是在‘圣徒相通’的范围之内,也都是圣灵在教会中所做的事。

十.我信‘罪得郝免’,是的,蒙赦免也是需要信心的。没有一种蒙赦免的“感觉”或“检验方法”,我们接受主以后并没有长出翅膀变成“神-人”,我们还会在世上过普通人的生活。那怎么知道自己已经得到赦免了?圣灵的工作!圣灵在我们心中印证我们是上帝的儿女。

如果没有圣灵,没有人会有信心接受主、有信心相信主的赦免和接纳。当年本仁约翰用了七年的时间要得到蒙神赦免的确据,但最后他在圣灵所赐的信心中找到了,并成为清教徒中伟大的工人和作家。有人或许会问,罪得郝免是一个地位还是一个状态?地上已经相信耶稣的基督徒还会不会犯罪?如果再犯罪还会不会得到赦免?当年的君士坦丁皇帝就是在这个问题上不清楚,所以传说他是临死之前才要求受洗。但教父奥古斯丁清楚地分析一个蒙赦免的人所实在的光景:在基督来之前他们“可能犯罪”也“可能不犯罪”,而基督再来基督徒得成全之后,他们就会进入“不可能再犯罪”的地步。正如改教家马丁路德所说,我们都是“蒙恩的罪人”。正是神的恩典天天保守我们洁净我们郝免我们的罪,并最终带领我们进入那完全的圣洁。这一节其实所谈到的正是我们平日所不断提及的“成圣”的问题。成圣是圣徒一生的功课!而一个在圣徒地位上的罪人“相信”我们的罪一定会得到赦免吗?这个问题本身其实是:有什么罪是基督的十字架的宝血所不能洗洁净的呢?唯一的罪不能得赦免的,就是“不信”,因为“不信”就让人从郝罪的恩典中堕落了。

十一。我信‘身体复活’,注意,在这里不是“死人复活”,因为我们在基督里重生得救以后,死就不再做我们的主,圣徒离世只是身体的“睡”了,是息了世上的劳苦,进入父怀中的安息。到主再来的时候,号筒末次吹响(就是我们身体的闹钟)所有睡了人都要起来,是永活的圣徒得回永活的身体。天堂里、新天地中不是死人的鬼魂在那里漂啊漂,而是有身体有灵魂不朽坏的活人在那里。灵魂的活动是私密的,但身体的活动却是公开的、公众的,教会不是一个人的神秘修所,而是一群人的聚集,个体身体的存在保留了个体人的特征,也成为“群体共同生活”的基础。就是说因为有身体,我们可以一起聚会,象主复活以后一样,可以吃、喝,畅谈。我信身体复活,这样的信仰全然不同于任何人间发明的宗教,在基督里给我们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十二。‘我信永生’,因为我们有了永生却还没有进入永生,(已然与未然之间),所以对于超时间的永生态还需要以“信”来抓住和把握的。信是所望之事的事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信是超越理性和理解的,却是实际、实在的。圣灵将永生的确据放在我们心中,使我们虽然还未进入那永远的荣耀,却深信这一切必然成就。

总结Conclution
以上是就着《使徒信经》的三大段、十二节泛泛介绍和思想。希望借此引发大家的注意,并乐于再去细细默想,建立完整全面而不偏差的信仰,进而成为忠于上帝、忠心服事上帝的好仆人。
愿主赐福与大家!
以马内利

宫景耀 牧师
2015年四月十二日,初稿
2017年七月十一日,再校

Thursday, March 2, 2017

三言两语:形式与内容

大斋期第四天。

耶稣说:你们禁食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脸上带着愁容,因为他们把脸弄得难看,故意叫人看出他们是禁食。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你禁食的时候,要梳头洗脸,不叫人看出你禁食来,只叫你暗中的父看见,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马太福音六章16-18节)

在禁食的时候思想一下相关的圣经经文是很必要的。前面的经文表达了几件事:
一、禁食本身是好的,也是应当的;
二、因为禁食而被夸赞本身就是“赏赐”或“报答”,说明禁食一定会得到祝福;
三、因为禁食而有的“好处”可能是来自地上的也可能是来自天上的;
四、耶稣要求我们追求的是来自天上的奖赏;
五、得到地上的“赏赐”结果可能是上帝的不喜悦,因为上帝更看人的内心,不会奖赏任何的“伪善”。

这段经文可以鼓励大家来参加“大斋期”的禁食祷告,因为必定是有好处的。但这段经文也并不能够完全应用在“大斋期”的禁食,耶稣在这里所说的是“个人性的属灵操练”,要在“暗中”进行。就是指平日间我们个人在神面的“刻苦己心”。

而在圣经里还有更为美好的典范:分定禁食的日子。就是公众性集体的禁食,在以斯帖记、以斯拉记等处都有。而以色列民也有特别的节期,是一同进行禁食祷告的。而公众一同的禁食不是在“暗中”进行的,所以自然也不是这里耶稣所强调的“暗中进行”的属灵操守。

大斋期的第一周马上要过去了,这几天里面,自然还是会有许多进餐馆的机会,每次禁食的时候都这样,说明灵界与我们心灵之间互动的真实。而在禁食期间常常是需要向亲友来解释为什么禁食、大斋期的历史和意义,之后所得到的回应大多是“不要那么形式化吧”“信仰吗,只要心里有不就行了”“不必了吧,你的心上帝已经知道了”;这样的回应不只是来自不了解基督教信仰的朋友,教会内的许多肢体也是这样想的。

于是引发了一个问题:形式有必要吗?

信仰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内在的事情,是与任何外在的形式无关;但内在的信仰必然要有外在的表达,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形式,有诸内而形诸外是合理的。并且从做为群体的教会之角度来说,往往形式是需要更多关切的问题。(许多教会的冲突都不是因为教义与立场,反而是因为选什么样的诗歌、礼拜时间长短之类外在形式的问题。)

这个问题如今很少还会在世俗的世界里有争论,反而是有最宝贵之信仰的基督徒一直不能释怀;市场化的时代,不只是要质量更是需要包装。就是在“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年代,那酒也一定是流溢醇香的才行。

军训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走队列,就是走形式。如果一个军人说,我不怕死,只要上阵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在这些无聊的形式上呢?正规军与土匪的区别绝不是武器和战斗力的区别,而是在于有没有被形式“模造”过的气质和内心中对于权力的尊重。

基督徒信仰的外在形式,不只是不能忽略的,甚至更是需要花大工夫来思考、研究和计划的。用世俗的话来说,今天许多上帝的儿女最大的问题是“没规矩”,就是没有好好在一个规范的“形式”之下过共同的信仰团体的生活。每个人都是“闲云野鹤”,都是得天地之精华的,却不懂得上帝的心意是在教会,不懂得成为教会的一份子。这个问题的扭转是需要从教会的角度进行形式化的规范。

在教会里面不是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带着活泼的灵性来到上帝面前的,所以将从圣徒,强状和软弱的,年少的年长的,同规划在一个共同的形式和属灵的操守中,是对教会有最大的建设作用,有时不一定每个人都会明显地感到“益处”。

禁食祷告,是件个人性的事情,是个人在神面前的操练;但是全教会一同来操练,却会带来超出我们所能理解的助益。不是每个人都深深明白禁食的好处,没有亲自参与过禁食操练的人,是不会体验到那个过程的艰难、自己的软弱和无能的。教会积极地推动这件事,虽然会有“形式主义”的可能,但与所能带来的益处相比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了。形式是与群体成长息息相关的!

我是一个反叛性很强的人,从小对于形式主义就很反感,什么升旗、唱歌、宣誓之类的都是中烈反感的;成为基督徒之后也一大段时间做“闲云野鹤”,对形式化的东西都反感。甚至对于“圣礼”都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我是八七、八八年间信主,八九年开始传道、上讲台,但受洗却是1992年,这个是足以证明我是多么“自由、散漫”的。过了许多年之后,才渐渐对于形式、圣礼、礼仪之类的问题有所认识。现在看来,如果一个人只是追求个人的灵性深度的话,基本上不会对任何外在“形式”的东西有好感的,但是如果当人心中考虑的是基督的教会,是众圣徒“共同”的成长、成熟的时候,必然会越来越看重“形式”的正确、严谨和执行。所以,形式的问题,是群体性的、教会性质的问题。

你禁食,是个人的事,不必告诉我;我也禁食祷告,是我自己的事,不必告诉你,上帝知道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教会召聚所有的长执、同工、肢体一起在同一个时间禁食祷告,就不再是你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群体、国度的事件,这个形式所包裹的内容是一个集体的成长,不是形式主义所能够约束。好的形式是为了提升群体信仰的活力,形式主义是死信念对活人的迫害。

结语:
一生为了信仰而刻苦己身的施洗约翰,派门徒来问耶稣:我们常常禁食,你的门徒倒不禁食,这是为什么?
耶稣回答说:
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时候,陪伴之人岂能哀恸呢?但日子将到,新郎要离开他们,那时候他们就要禁食了。(马太福音九章14,15节)

我们现在就是活在“那时候”,因为我们的主耶稣大能显现的荣耀之日还没有到。

“主耶稣啊,我愿你来!阿门”

愿主耶稣的恩惠常与众圣徒同在,以马内利


宫景耀 牧师
2016年二月十三日,周六

三言两语:话“承继”(血统/基因/灵统)

大斋期第二日,参加了南区的查经班,继续学习《创世记》。

罗得、他的两个女儿、摩押人、亚扪人,这些内容开始出现了。

所多玛与蛾摩拉的公开罪孽以及上帝公开的审判,对于廿一世纪大力鼓吹“同性婚姻”之人是极大的警告!这是一个独立的话题,或许再有机会分别讲述。但有些不想漏掉的事要告诉大家:自从星巴克的CEO公开支持同性婚姻,并且声明他们的收入中有一定的百分比专门用于支持同性婚姻,这样的宣告之后,就不再喝星巴克的咖啡了。求主怜悯!注意:我们不是针对他的生意(生意就是生意),如果他自己将生意与他们的立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就需要小心了。

罗得的问题才是让人困扰的,不知道基督徒有没有更深刻的思考到这个问题:如果你是个摩亚人的后人,你会如何思考?

这一下子让我想起了“大希律”历史上最为悲剧性的人物。他是以东人的后裔,但祖先就已经归化了犹太教,从小就是照着犹太教的习俗文化和信仰成长起来的。在罗马人的眼中,希律是个犹太人,完全有资格做“犹太人的王”,但犹太人却不这么看,他们心中希律是以东人(以扫的后人)怎么能做选民的王?希律的人格分裂是从他的血统开始的。

血统论在人类文明史上是很有影响力的。圣经怎么看待血统论的呢?(今天的重点问题出来了)

因为罗得与女儿乱伦生了摩押人和亚扪人,所以在圣经多处明言这两个种族永远是不可以进入上帝的圣所!

这明显的禁令看上去是带有很强列的种族主义色彩的。圣经是不是支持“种族主义”呢?

回应这些问题其实是要搞明白:上帝的禁令的标准是什么?

是不是有“敌基督基因”或“非上帝喜爱的血统”,成为上帝禁止一些族裔亲近他的原因?

有没有反证呢?如果没有反证,那就是这样的了,但如果有了反面的例证就说明这个预设是不成立的。

反证最佳代表:路得,摩押人,成了大卫的祖母。从基因和血统的角度来说,基督耶稣的身体里是可以找到路得的遗传基因(这一点请我们中间的基因专家来解释吧)。如果上帝的禁令是因为血统和基因,那么甚至大卫王、所罗门王都没有资格来事奉上帝了。因此,我们可以清楚地证明说,上帝的禁令是与血统、基因无关的!(可惜的是过了几千年,上帝在地上的选民--犹太人,还是不明白,同样的那些迫害他们的也不明白)

今天我发明了一个新词:灵统

上帝的禁令不是根据你物质的身体,而是根据你的心灵里面的行动和状态。上帝禁止摩押人和亚扪人进入圣所,是因为“罪”,因为他们祖先的“罪”。

如果上帝的禁令是因为血统和基因,那么全世界都没有人能够来到上帝的面前。如果是因为“罪”我们被隔绝在上帝国度之外,(好象亚当被禁止回到伊甸)那我们就有希望,只要可以解决“罪”的问题,我们就可以重新恢复与神的关系,重新回到上帝的面前。这也是路得的见证特别告诉我们的。只要我们归信上帝,不管你昨天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只要相信上帝立时我们就可以回到上帝的家中成为国度的一员。(这叫“福音”啊!)

当上帝将十诫给摩西的时候,特别说:
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慈爱,直到千代。(参出廿,申五)

这里有一个数学题:三四代与千代的对比。

我们是在三四代的咒诅中?还是在千代的祝福里?嗯,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以西结的时代,人们误读这段话,甚至说:父亲吃了酸葡萄,结果儿子的牙倒了。(参:结十八,耶三一)而上帝是在提醒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和自己的孙的福祉负责,不是为自己的前辈。

就是说:
一、如果我们犯罪,得罪上帝,罪的影响和果效会波及到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子孙,三四代,表示“一段时间的咒诅”;
二、不管你现在是不是在那个“三四代的咒诅时段”里,如果现在你悔改,接受上帝的救恩,回归上帝的国,你立时就脱离了那“三四代”的咒诅的影响,从你开始千代的祝福。
三、是展望将来,而不是纠缠过去!今天的每一个举动都会影响到将来,不是过去。

从罗得的后人路得的身上就可以做证。如果她纠缠着自己的血统,自己民族、家族的过去,那么她知道自己是根本与上帝无关的“圈外人”;但是她所看到的是自己婆母所信靠的上帝,所以她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开始了全新的“灵统”,从她开始要全然归向上帝。于是她后面那些承继她同样信仰的人都得到永生的祝福!

这就是基督教信仰所展示的福音!我们的信心可以改变一切,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却可以改变历史对我们的影响,并且成就全新的历史,给后人带来伟大无尽的祝福。同时,如果后人没有继续追随上帝的恩途,抵挡上帝,还会重新落入那被咒诅的“循环”。所以,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来交帐,父母不能代替儿女,儿女也不能代替父母。

在国内见过一位老人,非常骄傲地自称:我家是四代基督徒。但如果他自己没有从心灵里面悔改归向上帝施恩的手,固然他会享受到父辈留下的祝福,但却并不代表他能够与父辈一样享受永生的祝福。

今天是农历的初五,我们还是在“春节”期间。春节是家庭的节日,我们聚集,分享,送出祝福;是的,我们都喜欢祝福,不喜欢咒诅。盼望大家能够者入真正永恒的祝福。不要怨天尤人,因为上帝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就是被禁止进入圣所的摩押人也可以成为上帝拯救计划中的一环,同样,在亚当里被禁止进入伊甸园的人类,有更美的新耶路撒冷在基督耶稣的十架救赎中为我们存留。

所以你今天的选择和行动是什么?现在开始,一个新的时代将由你自己的抉择引发!

再次祝福大家:春节蒙恩!

要祝福,还是要祝福!

以马内利

宫景耀 牧师
2016年二月十一日,
大斋期第三日,中午,于152街福特车行

祝福与咒诅。破五之前夜

 续2016年二月七日的证道内容:

 路加福音六章7-26节

后半段是耶稣的讲论,与马太福音五章有许多相近之处。但这里明显地讲到咒诅(有祸了),是马太福音里没有那么强列的。

将祝福与咒诅同时展现出来的,在旧约的《申命记》中是最为精典的代表。在申命记中,以色列人明明地说到,如果遵守神的律法就一定得福,如果违背就受祸,并且是从心灵到生活,全方位的。

在新约时代也会有咒诅吗?答案是:是的。
因为我们不是有两本圣经,而是一本,旧约和新约是一本书,讲的是同一件事情, 有着同一的原则。只有旧约是不完全的,只有新约也是不完全的,新旧两约互相参照、互相解释。

神的儿女要特别警醒,不要活在“虚假的得救”和“廉价的恩典”之中,要知道我们的上帝“是烈火”,“落在永生上帝的手里真是可怕”!耶稣说,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你们不要怕,但那有权将身体灵魂都丢进火湖的,就是大能的上帝,你们正是要怕祂!

基督教福音派的问题也常在此,就是多多讲上帝的慈爱,却忽略了上帝的主权和威仪。上帝象是一个慈祥的老爷爷(教会是家庭的形象),但上帝更是对每个人握有生杀大权的君王,是万王之王,是万军之神!

如果一个基督徒,口里承认相信上帝,但却从来不遵行上帝对他的旨意和要求,那第一我们会怀疑他口中的宣称,第二,更危险的是,他可能会招来上帝更加的审判(甚至咒诅)。要醒过来,为上帝的话而颤惊!

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初五了,迈阿密冬日清冷的夜晚。今天在中国故乡,仍然在庆祝着新年。这一天在南方地区是要迎接“财神”,非常功利的一件事;而北方,特别是我自己的家乡(天津)家家要吃“破五的饺子”,这其实是个很可怕的习俗。这一天家家开始来准备饺子馅,用刀在砧板上切啊切,一边切一边在口中念念有词,这个叫“切小人”,然后包饺子的时候还是念念有词,叫“捏小人”。他们嘴里所念的都是那些在过去一年里得罪过、伤害过他们的人。总之,这是充满了“咒诅”的一天,一点也不是欢乐的节日。是大家应当伤心和懊悔的日子。

要小心!我们是有灵的活人,我们的灵是有能力的,虽然已经因为罪而被上帝所限制,但灵的力量一旦发出是会产生影响的。不只是会影响到“雪花”更是会影响到其他人,以及社会。不要以为切切小人只是自己心灵上的满足,阿Q一样的自我安慰,你的祝福和咒诅都会有影响的!因为你是按着上帝形象所造的。

属灵的事有一个特别的规律,是耶稣告诉我们的。
一、你只要祝福,不可咒诅;
二、被祝福的人不一定得到祝福,完全是根据他自己的灵性和信仰;
三、如果被祝福的人不配得到你的祝福,这份祝福是会回到你的身上;
四、结果,所有的祝福都会带来更大的祝福。
这是属灵的律。而咒诅做为一种灵性愿望的投射也会有同样的过程:如果你所咒诅的人是上帝所祝福的,结果那个咒诅将会返还给你。多么可怕!

盼望那位能够祝福我们也真的能够咒诅我们的上帝大大的施恩怜悯我们,让我们留在蒙福的地位,并成为上帝祝福的管道!

以马内利

宫景耀 牧师
2016年二月十一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