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24, 2009

a letter to class, 20090224

a letter to class, 20090224
 
 
各位同学,
 
平安!
上周主日清晨,我们学习了列王记上,因为有一些特别的讨论所以未能按进度完成列王记下,不过“道法自然”课间的讨论也是我们互相学习的一种方式。下周要学习的历代志上下有很多与列王记上下相近的记录,因此我们还是可以在下周的课上将列王记下和历代志上下全部看完的,当然,大的前题必须是我们每个同学都已经最少通读过这几卷书才行。我也知道其实有几位肢体已经“超前”完成阅读作业了。
 
列王记上有几位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先是所罗门(平安之王)如何登基,并带来一个黄金时代;
然后是以色列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北国从政治上出发干预百姓的宗教生活、限定了礼拜的地点,这是耶罗波安时代的事情;
然后是以利亚,这位行动的先知,他与亚哈和耶洗别和他们的先知们的战斗;
最后是亚哈的死,巧合?或是天意?因为有前面米该亚先知的话,所以我们知道那是上帝的手,实现上帝的旨意。
 
这一本书让我们看到很多有意义的事,
圣殿、礼拜、人向神的专注;
也有人的软弱、失败。一方面是人的失败无能,一方面是上帝的恩典与大能。
所罗门在传道书中说“日光之下没有新事”,放在列王记中味道大有不同,因为所罗门几乎是重复了大卫的辉煌和失败。所以我们都更加需要警醒,不要重复前人的错误。可惜的是,所罗门的辉煌很快就不再了。
回到上个世纪争论过的问题,知行的关系熟先熟后,“知难行易”或是“知易行难”?
 
我们没有用很多的篇幅讲到以利亚,这位神的仆人行了大奇事,我们下周日在讲到列王记下时,会特别专注他。我们知道耶稣在山上变象的时候,摩西和以利亚就出现在祂身边,所以以利亚在旧约中有特别的地位,“行动的先知”。
 
留下一个问题,希望到这周日就有了答案。为什么要看犹太人的历史?列王记、历代志所记录的王朝更迭宫庭内乱,并不陌生,特别是我们有着五千年政治历史的华夏民族,我们为何不用看列王记、历代志的时间去读读中国的历史呢?这个问题尚需认真对待,答案也将在期待中最终从圣经里面浮现出来。
 
愿主赐福大家的学习!
 
以马内利
 
宫景耀
2009年2月24日临晨两点
 
PS:深夜中草草而就,或者还需再补充。若有补充会在我的博客上进行更新,就不另行通知了。
 

 

Saturday, February 21, 2009

20090222

20090222  西面颂      路二21-40
 
引:跳过天使的赞歌,留给“圣诞节”
 
一、耶稣生在律法之下,一切都照着规矩来,虽然这些规矩是祂自己所定的,为的是约束罪人,但祂不只是定了律法,并且祂还守了律法。
通过洁净之礼可以知道耶稣是生在普通百姓的家庭,并不富有。
 
二、西面其人
西面,面缅和西门,在原文中都是一个名字。西缅是雅各的二儿子。西门是耶稣的门徒彼得原来的名字。原自希伯来文的“听”这个词,(申六4)。西面,约瑟夫的《史记》中提到迦马列的老师叫西面,其年纪与这里的西面相近,所以有人猜想这位就是那位。而且是很有可能的,因为路加知道这个人的名声,但在这里却只提到他的信仰,更可令人深思。因为我的学识、名声等等的一切,在面对基督的时候就都算不得什么了。
 
西面的信仰特点:等候、专注、与盼望。他一生的盼望就是要见到弥赛亚,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中,他并没有被外界的变化所打扰,还是能够保守他的信念。
 
西面在圣殿中见到主耶稣:
圣殿不是我们所想的一间小礼拜堂,是很大的一个地区,在礼拜节日的时候,可以容下几十万人。
考古学家到1967年(六日战争)之后才能够全面了解圣殿的规模,280-485-315-460m140720(故宫是961*753M=723633,相当于故宫的五分之一面积) 12 m. x 3 m. x 4 m., weighing c. 400 tons 目前测量到的数据。
这些问题的所要表达的重点是,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圣殿区里面,一位老人家,能够遇见一对带着婴儿的夫妇,这说明什么?一是,神对祂仆人的信实、和安慰,“等候主的绝不会落空”,二是,说明西面是灵里非常敏感的人,他能一直专注在神的应许上。一时有信心、有盼望是容易的,但一生有信心、到死也不失去盼望是不容易的。昆虫专家在纷乱的声音中能听得出虫子的声音,汽车专家一听就能知道发动机有什么问题,不是因为他们是超人,有特异功能,而是因为他们专注、专心。一个基督徒,如果专注在上帝自己身上,也同样可以知道上帝的引导,特别在主来之前,有很多的兆头,圣经所预言的,已经很多都清楚地显明了,只要你专心,就一定能明白上帝的旨意。
 
三、西面的话、西面颂,
“让我离去”,我可以平安地离世了。
V29,照你的话-神的应许的实现,所以有满足;
解开奴隶身上的锁链,让我自由,回到天家。保罗也说过类似的话:我情愿离世与父同在。(腓一23,24)
我们是不是要做上帝的仆人?愿不愿意做祂的奴隶?没有自由的那种?可能现在问得是太早了,其实也不早,就是看各人所蒙恩的多少了。蒙恩多的,自然感恩和舍已的心更多了。
我们人生所盼望的是什么?我们比西面更有福,他是代表一个时代,但他没有能够看到基督的十字架,没有能够看见救恩的完成,他只是和例代的先知一样,在盼望中,看到一点点清晨的阳光,他就满足了,因为他不只求自己的好处,他知道神的救恩必然会临到人,神的国度必然到来,所以他就满足了。那我们这些活在新时代、恩典中的人又当如何?我们有没有知道自己究意得到了些什么?
我们有没有在神的家中有一个极重的托负,这个托负如果不满足我们就不能平安呢?
盼望我们能有一颗专注、警醒的心,让我们在
 
主的再来上专注,
在神的教会事工上专注
在基督的荣耀上专注。
 
不要忘记自己在天家的伟大地位,最后一点点的提醒,
 
下周的圣餐,要做好心灵的准备。
 
我月初讲过的,在主面前“吃吃喝喝”是什么样的地位和意义。主来的日子近了!让我们警醒等候祂的显现。阿门

 

Monday, February 16, 2009

a letter to class, 20090216

a letter to class, 20090216
 
 
早班的各位同学,
 
平安!
 
我们的课程正按着进度前进着,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昨天我们的课程所专注的是撒母耳记上下,让我们再次看到上帝做事的原则,人是看外表而神是看人的心,圣经箴言中也提醒我们要保守我们的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的。
 
在撒母耳记上中,我们看到撒母耳如何蒙召事奉上帝,他共有三重的身份:先知、祭司、士师(君王)
但我们也看到他的晚年也重蹈了以利的覆辙,在儿女的教育上出了问题,引至以色列民对上帝的远离。这让我想到为什么在新约教会中在选长老的时候有一条是“教管好自己的儿女”,因为如果家庭不能一同在主前忠心,那影响的是全群在神面前的事奉。
 
扫罗与大卫这两个王,他们在以色列历史上的王位更迭预演了今天的教会在世俗社会中的争战。如今我们还是活在两个王的更迭之中,一个王是撒但,主说它是世界的王,另一位是荣耀的王我们的主基督,我们知道有一天我们荣耀的王必然再临,彻底地在全地掌王权,而撒但的结局也已经预言在启示录中,就是烧着硫磺的火湖。我们正是活在这两个王互相争战的时空中,基督已经是万主之主、万王之王,但祂全然掌权的时代还没有到。神国的是在“已然”与“未然”之间(Already but not Yet).
 
撒母耳记下给我们一幅不同的画面,开始于辉煌的黄金时代,约柜进入圣城,圣殿还未建立,在以色列历史上是唯一一段没有“幔子”的时代,就是没有圣所与至圣所之阻隔的时代,不是只有大祭司一年一次可以进入至圣所,看到约柜和施恩座,而是所有的以色列人都可以看见锡安山上的约柜。这个黄金时代正是《诗篇》的时代,因为有神特别的同在,所以也是充满灵感的时代,许多人在那个时代都受感写下美好的诗篇。
 
但在高峰之后会有低谷,月盈则亏,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在极成就之时正是试探最大、最危险的时候。让我想到中古时代的一位修士的话:没有试探的时候正是最大的试探。
大卫的软弱与犯罪开始了又一次的循环,再次印证了申命记所展示的“祸福之道”的原则。一方面让我们认识到耶和华是大而可畏的上帝,是至高的主,是轻慢不得的;一方面也给我们看到上帝是守约施慈爱的主,当我们向祂回转的时候祂必向我们转脸施恩。
不过做为警告的是,虽然有了神的赦免,但罪所留下的结果还是要面对的。让我想起一个小故事(可能大家都已经听过了),
一个孩子想要控制自己的脾气,他的父亲对他说,如果你发一次脾气就在自己后院的树上钉一根钉子,如果能够控制住就拔出一根钉子。于是树上先是出现了很多钉子,然后渐渐地钉子越来越少,最后有一天,所有曾经钉上的钉子都拔出来了。父亲对他说:现在你已经可以控制自己的脾气了,但是虽然钉子已经不见了,但钉子留下的洞却永远留在这棵树上了。
这就是我们人生的本象,不过在永恒中,我们造成的钉痕将一直留在基督耶稣的手上脚上。
 
下周我们将继续看列王记上下,我们大家要按时完成平日的阅读作业,相信主必会向我们说话的。
彼此代祷
 
以马内利
 
你们的同道、朋友和牧师
 
宫景耀

已丑正月廿二日晨

Saturday, February 14, 2009

20090215


                  Benedictus                  20090215
Scripture: Luke 1:57-80
 
一、约翰的出生与得名;
  撒迦利亚:耶和华的记念;旧约中最后一位的义人殉道者。
  约翰:耶和华的恩典;天使留下的名字(v13),表达神的心意。记念的时代已经过去,应许的时代就要开始了。
 
二、撒迦利亚的颂歌;
  长期的安静与沉默,带给他特别的属灵洞见,一位祭司,现在以先知的口吻讲话。
    在他安静的时间,他心中所回想的是当初天使的话语;眼前所看到的,是神旨意的显明(以利沙伯的怀孕,马利亚的来访和颂歌)。只有在安静中才能感悟到上帝的心意,灵里的安静,是主话语的来源。如果要传扬神的话,就要先在内室中学习与主同在,单单与主同在。求主让我们能够在神面前做一下安静的人。
  虽然撒迦利亚是被主强迫性的安静,但这也是神的恩典,因为这样的安静,神的话从他的口中出来,并且保留在圣经中。如果我们一句话能够表达神的心意,那就已经是伟大的事情了。问题是,我们常常是说的比想的多,常常是先说后想,或是只说不想,只是为了说而说。我们可以用录音机录一下,看看我们一天里面所有的言语,有多少可以被记录下来的。
  1、撒迦利亚的颂歌:是先知性的歌,与旧约的先知书的文体相近(马利亚的歌是与诗篇相近的);
    2、撒迦利亚的歌,也正是先知的话语,他预告了基督的到来,以及约翰的使命;
    3、68-75,面对上帝的感恩,包括对神的敬拜和相信神在历史中应许必然的实现;
    结构:神的拯救-我们的事奉--(担然无惧-以圣洁、公义)
    4、76-79,面对约翰的预告,指向基督的。
        约翰的使命:预备道路。今天的传道者也一样是为主预备道路;
结构:清晨的阳光(弥赛亚的来到),让人得安慰的光,不是正午的烈焰;-照亮黑暗中的人-人的回应:得赦-得知-走平安之路(进程)  
 
三、服侍的使命与光荣。
  伟大的服侍是给弥赛亚(那真光)做见证,预备人心,令人能够回到大光之下。

1、我们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别的使命?
2、我们的事奉是不是可以坦然无惧地事奉?
   神所要的事奉,不是工作的多少,而是圣洁的心与公义的行动,是荣耀上帝的事奉。
3、我们是不是知道自己得救的人?真平安是来自真知识,真知识是来自上帝的恩典和慈爱。
 

Thursday, February 12, 2009

我的日誌20090211

我的日誌20090211
 
已丑正月十七日,周三,晴
天气已经转暖,正午时分的阳光已有夏日的温度。
每到周三晚祷会,感觉一周就将过去了,时间过的飞快。 
原计划周二去眼科医生处做小手术,将眼皮下的囊肿清除,没想到临时又通知说保险公司不能提保,算是体验了“发达国家”的医疗体系。
 
今天的晚祷,着重看了启示录第六章的前四个印,特别回想了一下当今的现状,知道主耶稣基督再来的日子进了。
代祷事项中最首要的是教会的“儿童事工”,主要是需要能够参与的同工,儿童主日学的老师;目前只有两位肢体全身承担,对她们的压力也过大,并且没有机会进入大堂与众人一同敬拜,久之亦将伤损灵命。希望在她们尚未耗尽之前就能先以解决妥当。
昨天读完了祈克果的文章《致死的疾病》很有感受。人能够认识到自己是个罪人,不是从现象和感觉,而是从神自己的眼中了解人的自我的本质。可怕的是,基督徒容易落入将罪“概念”化的陷井中,当罪成了一个“概念”罪也就无所谓罪了,因此才会有那些“正人君子”一面指责“罪恶”一面继续行恶,因为“概念”的罪与个人的罪已经被他们二分了,所以,指责罪恶与继续犯罪之间也就不存在冲突了,从而良心在各种‘概念’中迷失。
“罪是个人的事,若轻看自己是罪人这件事,那就是缺乏认真,也就是犯了新罪。。。。因为不认真也是罪的表现”(祈克果)
 
 
Daniel
 
 
 

 

Monday, February 9, 2009

我的日誌20090209


我的日誌20090209
 
忙了一个周末,时间好象一闪而过,具体都发生了什么,需要闭上眼睛一页一页地回遡。
 
周六开了核心同工会,老牧师把自己未来的意向正式通告给各位同工。大家的心情很复杂,情与理的冲突。最后算是正式的决定了。未来的压力将会更大一些,如何带领、发展教会的各项事工的挑战更为明确了。
 
 
晚上去老邵家坐客,按天津的老话叫“温居”(其实应当用哪个字我也说不清楚,因为声音上那个字是在‘温’和‘稳’之间,或许这个词里面包含了这两个意思在里头),就是去祝贺他的乔迁之禧了。见到几位熟悉的老友和教会的肢体,也有三个第一次见面的家庭,都是在这边做研究的。大家谈的很尽性,主要是他们了,因为都是同事、朋友,多年的交情。而我大多只是在旁边随和着,一是因为自己是年龄最小的,不好那么人前显胜的大谈特谈,另外是他们已经介绍了我的身份,“牧师”这个头衔有时会把人吓跑的,还是不要把餐桌变成讲坛的好。于是好好地享受了一下各式的菜肴,和难得一见的过年气息。
 
周日,主日。仍然是繁忙的时间表,一方面是教学的课程,一方面是主日的崇拜;同时还有教会章程的修订(有位同工夜里两点半发来修订的意见,着实令人感动)。
 
两点半下课,四点钟把章程最新修订的版本发给核心同工,然后去看访一个家庭,丰美的北方菜式,让我们父子又好好地享受了一下。当然,还有在主里的分享与交通,都满了膏油的香气。
 
就这样,一个周末又过去了。听说下周六是情人节,没有人提醒我都完全忘记了。不过最好还是翻译成“圣瓦伦丁节”好一点。
 
 
2009年二月九日,已丑正月十五

Friday, February 6, 2009

20090208

我的讲章20090208
 
经文:Luke 1:46-56  路加福音一4656
题目:   頌  Magnificat

引言:认识人不是凭眼见,而是看他的所言和所行。我们过去习惯于根据人的衣着、举止和相貌来判断人,但在基督里,我们认识人不是靠外表。
我们认识人是通过他口中所说的话,因为耶稣说心里所存的,口里就发出来。今天的经文帮助我们认识两个人,一位是经文中的主角马利亚,一位是写下这段圣经的路加医生。先简单看看路加之后,我们会将重点放在马利亚的身上。
 
路加我们一个月前已经介绍过了,他与我们在坐的很多人都有共同语言,他受过非常好的教育,差不多在任何时代,医生所受的训练都是最好的,这是我们讲过的;不过今天我们要认识路加在学识之后的又一个侧面,不只是说他是个细致的人,可以认真地找寻第一手的历史资料,并且他也是一个有深厚的情感、有品味、热爱美好的人;历史学家告诉我们路加还是个画家;不过从圣经的经文里面我们所看到的,他是一个诗人,只有有诗情画意的人才会留意那些生活中细节的美,留意那些美好的诗歌。何以见得呢?因为在路加福音(包括使徒行传)里面有很多重要的诗歌被保留下来。单在前两章里面就有四首诗,每一首都非常优美,而且都显明对上帝的认识和上帝旨意的歌颂。我们会用一段时间一个一个地来看这四首重要的诗。
 
一、希伯来的诗体
圣经是在希伯来文化的陶浸中完成的,所以里面明显的有很多希伯来的文体。诗歌是极有代表性的一种,希伯来的诗大体上都是采用平行体(Parallelism),有一点象我们中国的古诗和对联。但希伯来诗的平行对仗不是以声音的平仄,而是以意义的对比。从这个角度而言,中文诗体更复杂,因为中文诗在意义、音律上都有乎应,反过来说,中文诗太完美,结果是完全无法被翻译出来的。
 静夜思          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
床前明月光, Bright moonlight shines over my bed
疑是地上霜。 Just like frost covering the land
举头望明月, Raise my head to look at the Moon
低头思故乡。 bowed my head and though of my hometown
诗歌是表现情感的
 
二、马利亚的诗所显示出的是
  1、她对圣经的熟悉;
    2、她对上帝的认知和尊崇;
    3、她在救恩中的喜乐;
    4、她对神旨意的顺服;
    5、她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6、她对神应许必然实现的信靠;
 
三、给我的提醒
    1、我们是不是活在圣经中?
    2、谁是我们生命中最大、最首要的?
    3、我得救了没有?
    4、我的信仰带给我快乐还是愁苦?
    5、是否甘愿被主所使用?
    6、有没有想到身边的人,家人、朋友仍至民族的归回上帝?
    7、你信上帝必定实现祂所有的应许么?包括祝福的应许和审判的应许。
 
结语
 

Monday, February 2, 2009

questionfromCCLife

from CClife
来自生命季刊的问题,

请大家帮忙回应:

如何更好地服事中国家庭教会

为了更好地服事家庭教会,我们需要了解现在家庭教会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她的需要又是什么。所以,我们在这里请你帮助回答这些问题:

一、在解经讲道方面:
1. 你认为你所在的教会(或者是你所牧养的教会),在讲台的真理供应上有何需要?
2. 你自己在预备讲章时,最大的难处是什么?
3. 你认为自己在哪一方面有缺乏:对经文本身的理解?还是不知道该如何讲解?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在讲道时把真理信息应用在信徒实际生活中?

二、在教会牧养方面:

1. 教会目前是否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否有同工团队?
2. 你在教会牧养中,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
3. 你认为教会中,会众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是什么?
4. 教会人际关系的问题是不是你深感头痛的问题?

三、在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

1. 你在处理自己的家庭生活(婚姻、子女教育等)是否有困难?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2. 教会中是否有很多的会众有家庭或婚姻问题,需要你辅导?你在辅导他们时,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3. 你是否认为教会人际关系的处理非常困难?你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四、其他任何方面的问题:

 

请注意,在回应这个问卷时,您可以以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问题,但请不要提及具体的人名等资料。


Saturday, January 31, 2009

20090201


Febary 1, 2009, Miami
Scripture: Exodus 24:1-11
 
筵席
 
引:出埃及的前前后后,背景的介绍。重点:立约,赐下律法。
 
一、以色列的长老在神的面前吃喝
A、什么样的神,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但摩西在此用象征的表现方法,和后来的约翰在拔摩海岛上所见到的一样。
B、他们怎么能观看神?没有人见过神。。。。如何处理?摩西见过神的背。这是人的头脑无法理解的。
 
C、为什么要又吃又喝?吃喝在此并不是为了养生,而是一间关系的表达。他们在神面前吃喝,在立约、撒血之后,表明他们是神家中的人,是他们与神恢复关系的一种表示。
D、这里的吃喝,将我们的信仰提升到一个境界,不只是抽象和虚无飘渺的,而是可以看见、可以听见、可以感受、甚至包括人的嗅觉、味觉,总之,是全人都参与到信仰的行动中,全人都参与到与神的同行、同在之中。
人类发明了很多的宗教,但没有哪一个宗教是这样全方位地让人得以投入到信仰之中。很多宗教里面所展现的都是对这个世界的全完排斥,将物质世界和灵界二分化,认为物质是引发恶的原因,他们的宗教是在努力地抛弃物质的世界,进入纯灵的世界,最后就是成了零,一无所有,空空如野。但圣经从旧约很早就给我们看见,我们要如何处理世界与天国之间的关系。在永恒中我们不是鬼魂,而是带着复活的身体。我们的信经中说“我信身体复活”是极为重要的宣告,重要到如果你否定这一点也就等于同时否定了整个基督教信仰的体系和架构。
 
二、圣经中其他的例子
关于吃喝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可能是很多人从来没有想象过的多。
A、从亚伯拉罕开始,他就与上帝面对面,上帝和祂的天使到亚伯拉罕的家中用饭;但讲到人在神面前吃喝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所以这次吃饭是极为神秘难明的。
B、而到了新约,给我们一切的答案,因为基督徒深深地知道,我们的所有的答案都在基督耶稣里。如果你不带先见地通读四福音书的话,你会发现,耶稣是很喜欢参加各种筵席的,
迦南的婚筵上,祂将水变为酒;
去税吏家吃饭,有得求之妇人前来感恩膏祂;
去彼得家吃饭,他的岳母生病;
去马大家吃饭,
和罪人一起吃饭,
为什么?如果我们对吃饭的问题的认识超越了物质上的饱足之意义的话,就立时明白上帝的心意。因为耶稣说,人子来是要寻找的、拯救失丧的人。就是这句话也是在筵席上说的。你们知道么?新约所记的将近一半的耶稣讲的话都是在饭桌前而不是讲台前讲的。
耶稣乐于与人一起吃饭,因为一起吃喝是表明一种超过语言意义的关系。正是为了这份神与人的关系,耶稣基督才道成肉身,才身钉十架。祂要我们每个人都回到神的家中。
C、所以在新约中最重要的,可以说是全本圣经中最重要的一次筵席就是在耶稣被钉的那天前夜,祂与门徒一起吃喝,然后,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知道的,祂在那时定下了我们的一项圣礼,就是圣餐(擘饼)。
今天每位来擘饼的肢体,都应当晓得,这是表明一份与上帝的关系。可以说,旧约里面长老在神面前的吃喝就是一次对新约我们教会的一次预表,是对圣餐礼的预表。
  耶稣设立了圣礼,并且祂应许说,必与我们同在。历史上有人误解耶稣的话,以为耶稣的同在是在圣餐的饼里或是杯里,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这圣礼所表明的是与上帝的关系,是表明与神与人的联合。因此不在乎多与少,不在乎是酒还是汁,是无酵或是有酵的饼,重要的是在乎来擘饼的人有没有知晓说这是来到施恩上帝面前的一次团契、一次交通、一次特别的礼拜。
 
三、吃什么?饱不饱?
我们在大陆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彼此的问候语是“吃了么”,那时我们关注的是能不能吃饱,能不能吃好。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所以我们的中餐也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川、鲁、淮、粤四大菜系”还有说“八大菜系”“十大菜系”(川鲁粤淮扬 闽浙湘本帮)东西南北各有风味,还有“满汉全席”等等,具体的要问我们这里的专家了。可惜的是,“中餐”这个名字已经被我们这些在美国求生存的华人给歪曲了。没办法,我在马里兰见过一个20年前来美读书,后来成了一家中餐馆的大厨,他向我承认在国内从来不会做饭。但是开口的生意没有不开张的。
在关注好不好吃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忽略了与谁一起吃饭的问题,忽略了关系。其实,我们的文化中是很精通这些的。因为吃喝之风的兴起,就是为了“关系”二字。这里面有正常的和不正常的关系,正常的关系比如说家人过年的时候一起坐下吃团圆饭、年夜饭等等。还有结婚的等大事发生的时候,坐在一起享受筵席不只是解决口腹之欲,而更是表明与主办家的亲切关系。这些我们都会明白的。
我认得几位参加过白宫早餐祈祷会的牧师,他们回来之后,美国人问他们的是“和总统聊了什么?有没有机会单独说话?”,我们华人同胞问的是“吃了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所关注的有所不同。 
弟兄姊妹,我们教会每月有一次的擘饼,你想到的是什么?擘饼吃了什么?要吃多少?还是说这是上帝的筵席,是上帝的邀请。
记不记得圣经里面有一个故事,一个国王举办筵席,发了邀请,却没有人来,所以国王就让他的仆人从街上另找了一批人来享受。而那些轻看国王之邀请的人,他们所得到的是在外面黑暗中哀哭切齿的惩罚。
想一想,如果你在家里举办一个筵席,你会有一个邀请的名单,甚至坐位都会事先按排出来。你所请的一定都是你所想念所亲爱的朋友,你渴望那爱中的团契。但那个朋友答应了,却没有来,而且也不和你打任何的招乎,你如何想?你和他的关系是会更好还是保持原样或是可能开始坏起来呢?我们都知道答案。
 
所以,神的国不在乎吃喝,而在乎回到神的面前。
 
四、未来的筵席。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守主餐?圣经告诉我们,那些与神立约的人,在神前吃喝,表示他们从此是神家里的人;
耶稣基督与我们立了新约的时候,也是在筵席上,并且祂 还说过,祂要再来,并且在天上与我们一起吃吃喝喝。
祂在天家不只是给我们准备了地方,更是准备了一场筵席。如果你看启示录就知道,那是一场婚筳,是神与人同在,进入永恒国度的筵席。
 
而我们每次在地上守主餐的时候,都是为将来的筵席做准备。要知道,走进没去过的餐馆是一件很让人紧张的事,如果有好朋友倍伴还会好一点。而如果参加一个筵席,是在一群我们从来不熟悉的人中间,又不知道各样的规矩,那是什么样的场景?
 
盼望主让我们知道,在地上的每一天都是为将来做准备。盼望当我们进入主的永恒国度的时候,不会感到陌生,不会发现说与我在地上的日子完全没有关系。
 
让我们珍惜地上的时光,来操练我们自己,预备见主,预备好了和主基督耶稣一同坐席,也能够知道在那筵席中我们不是陌生人,我们身边的人也不是陌生人。
 
求主帮助我们。给我们在地上就开始享受天上的福气。

Thursday, January 8, 2009

我们的基本信仰:(草案,2009年1月2日)

1、我们全体会众持守正统基督教之信仰,就是本于上帝启示之真道、圣灵的默示、借先知和使徒而写成之新旧约、由六十六卷所组成之无误《圣经》,并认信于历代基督教会公认之大公信经(Creeds)的信仰。是依据使徒信经(Apostles Creed,约主后340年)、尼西亚信经(Nicene Creed,325年)亚他那修信经(Athanasian Creed,约381~428年)和迦克顿信经 (Chalcedonian Creed, 451年)所传承的基督教会。《圣经》是我们信仰的最高权威以及生活上的最高准则。 2、我们所信的是三位一体的真神,祂是独一的上帝,在祂里面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圣灵。父是上帝、子是上帝、圣灵也是上帝,三位都是永恒、而同等的;然而非三神,乃一神;也非三不受造者,三无限者,乃一不受造者,一无限者。我等所拜乃一体三位、三位一体之真神;且此三位无分先后,无别尊卑。 3、我们相信所有有形与无形之世界都是三一真神所创造,祂是万有的主宰者也是护理者; 4、我们相信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为父所生,出于光而为光,出于真神而为真神,受生而非被造,与父一体,万物是借着他造的;他为了拯救我们世人,从天降临,因圣灵感孕,由童贞女马利亚所生,成肉身,而为人;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为我们被钉于十字架上,受死、埋葬,照圣经所记,第三天从死人中复活;祂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边,祂是神与人之间唯一的中保,将来必荣耀地再来,审判一切活人、死人,祂的国度永无穷尽。 5、我们相信圣灵,赐生命的主,由父和子所差遣之施恩者,与父、子同受敬拜,同受尊荣,祂曾借众先知说话,如今祂仍然借着祂所启示之《圣经》向我们说话,使罪人重生,祂永远地住在蒙恩之人心中,引导我们的人生进入神的完全,并以荣耀事奉上帝为乐。 6、我们相信唯一、圣洁、大公之教会,就是本于使徒与先知的教训而建立之纯正信仰之教会;这教会是古往今来众圣徒相通之团体,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基督是教会的元首,教会里面的圣徒是互为肢体、手足和弟兄姊妹;并承认主所设立之独一圣洗礼;以及新约的记号:祝福并掰开的饼和杯中的葡萄汁,是象征基督的身体和祂生命之血;我们将按祂所吩咐的举行圣洗礼和圣餐礼(掰饼)直等到祂来,祂必照所应许地临到圣礼之中; 7、我们相信耶稣基督之福音,使堕落之人的罪得到赦免;因为人虽是按上帝的形象样式所造,却因为不顺从神而犯罪、全然地败坏、与神隔绝;只有借着耶稣基督十字架宝血的救赎和圣灵的重生才会令人悔改得救,并从此恢复神的形象以及成为上帝的儿女。 8、我们相信当基督耶稣再来时,所有死人的身体都必复活,并受审判; 9、我们相信义人必享永生。 阿们。

Wednesday, January 7, 2009

Jan 7

晚上有雨。 又忙了一天,一会儿还要再去医院接太太回来。 日子过得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