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10, 2010

Star again

Saw the stars all around the sky, again. Ia night! Wish I can say something. But not. Tired to say talk or smiting so on....

Hope get break tomorrow. One day off!

Wednesday, November 3, 2010

Andrea Bocelli

第一次听到Bocelli的声音还是从教会的图书馆长发来的一封PPT的邮件,是他和Celine Dion合唱的那首《祈祷》,因为是英语和意大利语的,所以对Bocelli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除了他特别的音色。

去年的圣诞,走在街上会忽然冲出同样的声音,诠释着那些古老的圣诞音乐,而且这次是有英语在里面了。

Bocelli的声音很特别,可以听得出意大利人独有的风格,但又不象那些歌唱家那么遥远而不可及。从古典声乐的角度来看,可能不算百分百的“专业”,却正是这样的一种声音刚刚好叫人无法忘却;有些人的声音因为太“专业”,反而让人无法回想起到底是谁在唱歌。

而在Bocelli的高昂中,可以听到他自己,因为是他自己在唱,不是他的技巧在“发声”,所以那么感人。因为他并不遥远,但又无法匹及。

后来又是一次无意之中(因为已经没有去特别留意什么了),看到了一段他的音乐会转播,远远地看着他孤零零地站在舞台中央;那么淡定、沉稳,那份安静会吸引全场人的注意。然后那熟悉的声音再次高飞而起。 起初以为他沉静在自己的音乐中,好象记得的某位拉丁的歌者,闭着眼睛而浑然世外;过了几首歌曲之后,才惊讶地发现他是完全没有视觉的盲人。

于是,就这样,心与灵都被他所牵动。

在沃尔马,抓到了他一张专辑,当然,也是无意中发现的;而且是特价(10元)。于是在清晨的雨雾中,又出现了意大利语的歌声;伴随着我的画笔,一路走过了这个早晨。不知道是不是被他的音乐所传染,呵呵,一只眼睛又看不清东西了。

就是这样,擦干了手上的油彩,坐下来,让Andrea的声音继续推动着我的心灵。

I pray you'll be our eyes,
and watch us where we go
And help us to be wise,
in times when we don't know
Let this be our prayer,
when we lose our way
Lead us to the place,
guide us with your grace
To a place where we'll be safe.
La luce che tu dai
I pray we'll find your light
Nel cuore resterà
And hold it in our hearts
A ricordarci che
When stars go out each night
L'eterna stella sei
Nella mia preghiera
Let this be our prayer
Quanta fede c'è
When shadows fill our day
Lead us to a place
Guide us with your grace

Give us faith so we'll be safe
Sognamo un mondo senza più violenza
Un mondo di giustizia e di speranza
Ognuno dia la mano al suo vicino
Simbolo di pace e di fraternità

La forza che ci dia
We ask that life be kind
È il desiderio che
And watch us from above
Ognuno trovi amor
We hope each soul will find
Intorno e dentro a sè
Another soul to love
Let this be our prayer
Let this be our prayer
Just like every child
Just like every child

Need to find a place,
guide us with your grace
Give us faith so we'll be safe
E la fede che
Hai acceso in noi
Sento che ci salverà



2010年十一月三日,迈阿密

Thursday, October 28, 2010

痛失故友

无意中在网络间刚刚得知陈锋卿牧师己经离世而去,一下子不知是何滋味。太意外了,才五十九岁,

虽然一起共事同处的时间很少,少得几乎可以以天来算,但却如多年的老友。甚至不必特别的磨合,特殊的"往来"。见面时就象清早走进办公室的同事。

因为有这么一份的默契,人在北美反而没有了联系。以为他还在纽约新泽西。才知道他又回亚特兰大了。以为都在同一个国家,早晚还会有机会再见面。不想就这样离去了。

这样的执友平生并无几位,灵魂中一下子被抽去什么。

想他!一份特别的想

要是知道他会这么快离去,或许……
如果知道他葬礼的时间,一定要亲去话别…

陈锋卿牧师,和你在一起总是那么开心轻松,但今夜却让我泪流不止。

今生无缘再见,祝你天家安息!

真个是应了那句"说再见却发现再也见不到"……


小弟 景耀
2010年十月廿八 夜 静缅


--------------------------------------------------------------




2010年9月23日(星期四)下午三时十分,经过数月与病魔的征战,神所喜爱的仆人——陈锋卿牧师——亚特兰大北区华人浸信会主任安息主怀,享年59岁。

Tuesday, October 26, 2010

完工?复工?

问了几次才确定今天是周二,不晓得周一跑到哪里去了。回头想一想,好象昨天是做了些什么,但具体是什么又说不清楚。
午饭后围着教堂走了走,才意识到外墙的字标已经完工了。呵呵,也许是梦游的时候做好的!

昨天清理搁置了两个礼拜的调色板,用调色刀将上面已经干硬的颜色刮干净,后来做了什么?又想不起来了,也许是到户外做工了,也许是坐在那呆呆地看着那些色彩。管他后来发生了什么,总之,昨天清理的调色板,今天才将新鲜的颜色挤了上去。

当年在学画的时候,最想看的不是大师们的绘画成品,反而是他们的调色板,还有就是他们没画完的作品。因为当最后完成的时候,是看不到那个被历练的过程的,也看不出什么特别的手段(技法)。特别是古典油画,是绝对不允许在最终的画面上出现任何带着激情与动态的“笔触”的,在画布上留下行笔的痕迹对于古典油画来说是叫“偷工减料”。所以要看他们如何用笔,只有透过未完成的作品,而他们如何驱动色彩的秘密只能在调色板中看到。后来当我教画的时候,差不多看一眼那个学生的调色板就已经知道他、她是否能够学画有成。
只是如今早已经不是自己做画笔、自己一筒一筒地制做油画颜料的时代了。好象也没有学生会有耐心听你讲如何用松节油稀释掉画笔中残留的色彩,再如何用肥皂一点一点地清洗,每一只画笔所当放的位置,每一筒色彩的保护。其实,整理画具本身也是绘画的一部分,所以当今越来越少古典的画风了。都留给那些自我放逐者去享受了。

整理了画具和色彩,今天上午终于有时间重新开始画画了;虽然不到两个小时之后就被访客打断了,但总算是过了两个星期之后又能复工了。

很多人关心我的身体。谢谢大家!目前脸上的火罐印基本上看不出来了。周日礼拜的时候向人借了一点粉底油,二十年前的化妆技术虽然差不多过时再加上遗忘了,但基本上没有被人发现什么特别的处理。(有人以为已经都下去了,呵呵)

其他的还差不多吧,有时好有时坏,眼睛不敢在强光下看东西。血压,天晓得了,有朋友送了一个新的血压计,当时用了一次。不用也能知道大约的数字了,用的太清楚只会吓到别人,那样不好不好。

肩背的疼痛已经开始减少(虽然说不清什么地方减了),这两天差不多十点就睡了,所以可能因此解决了不少问题。感觉上有点象还没日落就已经大睡的笨猪一样,不过也没什么了,法国人就是这样彼此问候的,挺好的。平庸是福!所以法国没有好东西,但法国人都很幸福,“笨猪”“笨猪”从早叫到晚。美国人好象因此才有了拍“Babe-pig in the city”的灵感吧!

不过目前还完全没有想学法语的感动,希班牙语到是考虑过。再说了!总之,学习“笨猪精神”在意念上带来了身体情况的好转!

不过两只手还需要恢复恢复。用了两个礼拜的手电钻,感觉手已经肿大了起来,抓住画笔太用力的时候会抖,很多精细的地方无法深入。不知道还要多久能恢复正常。

周日晚的门训班上有人告诉我竟然一通地读完了我所有的博文。让我颇为意外,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无声的关注者。

为了不让大家继续失望,或者也可以说,为了让大家继续有个可以失望的机会,

就这样

又写了一行

又发了一帖

对了,看了帖可是要回的哟!别让我失望,或者,让我可以再多些失望。

踩一踩,只是不要这么悄悄地离去。。。。。。

先写这些吧。一会儿要去看望两位老人家,愿上帝赐他们平安!

十月26日,下午

Saturday, October 23, 2010

转载:智利煤矿工人获救 – 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

Dear friend,



Please read and forward, especially to Chinese, and remember them as they read it. English is further below. A pdf version of the Chinese is also attached.



If you have friends in China, you can send it to them also. Feel free to edit it, if you think you should.

= = =



请阅读后转给您的朋友们


智利煤矿工人获救 – 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


2010年10月



每一天我们听到的好消息不多,对于这个极少的好消息实在值得全世界来关注:33位智利煤矿工人被“深深地活埋”在大约6公里的地下。

17天过去了,他们不知道谁会来救他们;69天过去了,他们已经知道他们的命运将会如何。但是空前的、出乎预料的拯救临在他们身上。

根据公众媒体的报道,营救行动的成功在于救助人员的努力和所使用的机械和技术,但很少媒体提到这个事实:这些矿工们的信心极大程度上来自神,也就是耶稣基督。

我们可能看到很多关于这件事情的报道,但是绝少提到他们在神里面极大的信心和每天两次的祷告。事故发生的时候有三位煤矿工人是基督徒,其中的一个开始带领学习圣经,至少二十位工人参加。

当电影《耶稣》智利项目的主任听到了这个消息以后,他想方设法给他们送去了MP3版的《耶稣》影片和新约圣经。

基督徒当中的一位发回短信说:“感谢你给我和我的同伴们这样大的祝福。这对于我们的灵命是非常大的启迪。我现在的感觉非常好,因为耶稣活在我的生命当中。我们现在每天中午12点和晚上6点都举行祷告会。”

然后他引用诗篇95章第4节作为结尾:“地的深处在他手中,山的高峰也属他。 ”

几天之后,这位主任收到一个请求,就是帮助他们定制一些特别的T恤衫。当他们被救出来的时候,大多数或是所有的人都将穿上这件特别的T恤衫:胸前印着“耶稣,感谢你!”,背后印着诗篇95章第4节的经文;袖子上则印着耶稣影片智利项目部的图形标识。

当这些被营救的工人最终出现在全世界的眼前时候,他们当中的一些人跪在地上,感谢神对他们的拯救。现场一位著名的西班牙记者在福克斯新闻频道的胡卡比节目专栏里报道说,被困工人当中最年轻的工人说,在被深埋的矿井下有34个人,而不是33个人。当记者问到为什么他这样说的时候,那位工人说:“因为自始至终,神都和我们在一起。”

智利煤矿工人获救的第一个周日,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和家人一起回到获救的现场,参加了宗教活动的仪式。





影片《耶稣》创下观看史上的记录。它根据圣经里《路加福音》而拍摄,描述了耶稣的生平。其中包括他为我们的罪被钉十架的可怕情景,也包括了他死后被放进类似坟墓的山洞里,三天以后他从死里复活的情景!









如果您有兴趣想多了解一些有关智利煤矿工人和T恤衫的故事,请链接以下网站:

http://www.freerepublic.com/focus/f-religion/2606473/posts





http://religion.blogs.cnn.com/2010/10/14/the-story-behind-the-chilean-miner



这部令人激动的影片已被制作成影碟,有国语版和英语版,也有成人版和儿童版。如果您有兴趣,可以拨打使者协会大陆文字事工部的热线电话888-999-7959;或链接 afcinc.org/mclit 或 mclit@afcinc.org. 订购(通常奉献价为4美元一盘,如果您是从这封邮件中得知这部影碟,订购的时候可按照特价3美元一盘,运费另外计算。)





根据您的居住区域,或者您可以上网在线观看,地址为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Zk1Lg8iEpQ







http://user.qzone.qq.com/961832173/blog/1269873792



= = = =

Untold insight into the Chilean miners rescue!

With all the bad news we hear every day, the world has been privileged to witness a rare good news event. Thirty three Chilean miners were virtually “buried” nearly 4/10ths of a mile (over 6/10ths of a kilometer) underground.

For 17 days they did not know that anyone could ever find them, and for sixty nine days they could know the outcome. Then the dramatic rescue.

There was much publicity of the determined efforts of man and technology, but what you may not have heard is the fact that to a great extent the miners trust was in God, in Jesus Christ.

We may hear more details about this, but little publicized reports tell of great faith in God, times of prayer twice a day. At the beginning 3 were evangelical believers. One led in Bible study and at least 20 were participating.

The director of the Jesus Film Project for Chile after some effort was able to get an MP3 version of the Jesus Film and the New Testament portion of the Bible in MP3 format.

One of the believers sent a note back, “Thank you for this tremendous blessing for me and my coworkers. It will be good for our spiritual edification. I am fine because Christ lives in me. We have prayer services at 12 noon and 6 pm.”

And then he finished by quoting Psalm 95:4 “In His hand are the depths of the earth, and the mountain peaks belong to Him."

A few days later the request came to this Jesus film project director to get them special T-shirts. As they came out of the mine, most – maybe all -- of them put on this T-shirt. On the front is “Thank you, Lord.” On the back the quote from Psalm 95:4. And on the sleeve a logo for the Jesus Film Project.

Some knelt in front of a watching world thanking God for their delivery. One well-known Spanish broadcaster who was there, reported on the Huckabee show on Fox News channel, that the youngest of the 33 said there were 34 in the mine, not 33. When asked why, he said, “God was with us the whole time.”

The following Sunday, many of them were back at the rescue site with family members for a religious service.

One can learn more in English at The story behind the Chilean miners' Jesus T-Shirts and http://www.freerepublic.com/focus/f-religion/2606473/posts

The Jesus film is the most viewed film in history. It depicts the life of Jesus as recorded by the Gospel of Luke in the Bible, including the horrible crucifixion for our sins, and then how Jesus was laid in a tomb-like cave after his crucifixion. Three days later Jesus rose from the dead!

This stirring film on DVD, with both adult and children’s version in both Mandarin and English, is available from the MC Lit. Dept of AFC: 888-999-7959, afcinc.org/mclit, mclit@afcinc.org. (It is normally $4.00, but if you mention this email when ordering, you can get up to five for just $3.00 each, plus shipping.)

For people who are located in the region, one can find it at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Zk1Lg8iEpQ/

and at http://www.rich8.com/8/shop/splistnr.php?wdid=29184218&ProductID=134&PartID=283&PID=283

Friday, October 22, 2010

第五和第六

发现CD也会听坏的,拜占庭的无伴奏清唱圣咏已经听的有几首曲子开始跑音儿了。

头痛虽然已经好了很多,但早上起来的时候还是需要慢慢地调整行动的节奏。走进礼拜堂之后在日光未现之前构想着需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占领这个沉寂的空间。

本来是去找莫札特的Requiem,寻找那份令人怀念的悲怆。不想因为已经将近两周没有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了,想找的反而都找不到了。
唉,德国人啊!又是一个德国人,从一个破旧的盘包里面发现了十几年前收藏的一套贝多芬。

在晨曦破晓之前的幽暗中,跪在礼拜堂中,第五的雄浑冲上殿堂的顶壁再自上向下地覆压过来。由大管带动出来的宁静并没有保留多久,就被下一个浪潮所打破。都是德国人,可是你的宁静都是为了下一次的动荡做的铺垫。天生性格中你就是一个无法忍受安静的人,从小跟随在一代大师的脚前,却根本无法看到他的影子。虽然从第一到第三里面可以找到一丝莫札特,但那却并不是你自己,直到第五,真正的你才出现。

你的第六与享德尔的田园牧乐又是多么的不同,天啊,又出现了一个德国人!好象每一个德国人都那么的不同。这么说,好象也不大对,因为你是有点象路德的脾气。而你的音乐也是同样的反叛,好象坐在桌边喝着啤酒骂着教皇的路德。

我欣赏你,却无法逃脱对宁静的眷恋,我的性格也不同于你,因为当宁静在那里的时候,我是不忍去惊吓她的。而你却是一个要惊走每一只宁静之鸟的顽童,而且每次都是这样悄然无声的走近,再将它们。。。。。。

将第五和第六放在一起听,与原先分开的听感受也是完全的不同。第六并不是因为你已经厌倦了驿动,而是你在纷乱与苦痛中的宁静。上帝啊!祢是如何创造出贝多芬的呢?

莫札特好象一个宁静的孩子,他的眼睛注视着“音乐”,因为“音乐”本身就是他的icon,他并不试图找到别的,甚至不是找寻自己,在音乐的icon中他的眼中只有上帝。巴特这样评价的莫札特:“上帝说‘要有莫札特’,于是就有了莫札特。”

而贝多芬呢?我不明白了。他就好象一个每天不停地玩耍蹦跳的孩子,当他终于能够躺下小憩的时候,本以为天地可以因此找回原有的安宁的时候,他却在梦中仍然跳越,睡梦中每一次的翻身都让时世重新关注到他。

柔和的阳光透射进了礼拜堂,又是晴朗的一天。今天没有“暴风雨”,但那风雨之声仍在回荡。。。。。


2010-10-22, Friday, 9:00am, pastor daniel

Thursday, October 21, 2010

破相几日

终于在迈阿密中午的烈日下完成了最后几个字母的定位。

事情就是这样,如果不努力向前就永远也不能完工,当然有时也会因此付出一点小小的代价。
开始是眼睛又出现不能看清楚的情况,好象瞳孔正中所看到的只是不断的水晶闪光。到了下午头又开始痛起来,这次止痛药好象也不能解决问题了。

日落黄昏的时候,李大夫出现了,在教会二楼的小教室里面拨了一通的火罐。这回不只是后背和腰,更是加上右肩,特别是额头和面颊。最后是终于能够慢慢地把车子开回家了,到家后发现差不多不需要万圣节的面具了(如果我们过万圣节的话)。脸上的印记不晓得会保留多久。希望不会吓到小朋友们,特别是在礼拜之日。

Tuesday, October 19, 2010

still need 5 hour

根据今天上午的工作进度,全部完成所有字标的定位还需要大约五个工作小时。

如果没有停顿和意外,这周应当可以完工。


美国的人工太贵了,不但安装需要交工时费,就是拆下来也要收费。记得半年多之年收到一个字标公司的传真,大约只是拆下原来的字标就要收费五百美金,按装又需要最少两千美金的手工费,加上字标全部的费用大约五千美金,真的会让人疯狂起来的价钱。(当时的字标还不包括我们的地址,仅仅是名称而已)

前几天拆字的时候,我只是用了一个小榔头,前后大约只要不到一个小时就全都敲了下来。一个小时五百块,不可想象!! 不可想象!!

呵呵,对了,还有件事:在我装字标的时候,旁边的一间西班牙语教会的牧师竟然前来打听。我告诉他是在中国定做的,如果他需要,我们可以做他的代理。有趣!

Monday, October 18, 2010

周记(2010-10-18)

新的一周又开始了,(应当说“已经开始了”)。

古巴教会正式迁出这个礼拜堂了,所以从上周到现在是彻底地放下了画笔,全力进行礼拜堂的清理和修善工作。感谢主,有几个年青人不定期地会来帮助,反而感觉一下子热闹了不少,心情也好了一些。

从Costco买了一台清洗专用的机器,外面都好就是里面的一条水管设计的时候有些偷工减料,前前后后地又去Costco退了换了,毛病还是一样。最后还得自己进行后期的“加工”,总算是可以用了,另一个问题就是相应的清洗液,很快用完之后到处也买不到。看来最后不是不想留它,只是没法留,好在只有一个礼拜,Costco对于退货是比很多商家更容易了。不过这次可决对不是想占便宜,真的很需要有一台清洗机在这样的教堂里面随时备用的,但这一台实在是没法“收藏”。

大约三百把高档的麻布椅子,几乎每一把都要清洗,大大小小的污渍,一旦开始洗了,就停不下来。最后那位来帮忙的年青人,几乎因为不断又不断出现的椅子而崩溃。前后一周,总算是了结了这份工程。不过即然已经五年没有这样清洗过,花几天这样洗一洗也是必要的了。

外墙的标志也是五六年没有换过,虽然教会早已经独立自主,并且变更了名字,但外墙的标牌却一直没有换。半年前(实际上是一年多以前就在重新设计和制做了)从中国寄过来的新的标字一直放在那里,这次也一并拿出来,不过前前后后地已经做了差不多两个礼拜了,有时是因为天气,有时是因为工料,有时是因为配套的工具,当然更多的时候是被别的事情分了心,时断时续地,到今天才算刚刚将中文的字标定位好安置在墙上。英文的部分尚在进行之中,如果明天不下雨,又不太晒,希望可以完成所有定位的工作。
每个字(每一个单独的笔划)差不多前前后后都要用电钻打上三四个相应的洞,然后用钢钉接连在墙壁上,墙壁上要钻好相对应的洞,能够完全吻合,并且不能让字标错位。最快大约一个字需要十五到三十分钟,笔划多的,时间就更多。所以一天下来,也没有完成几个。
完成定位之后,还需要上胶,彻底地粘在墙上,那时才算完工。目前每个字上面(除了一个“教”字以外)都有一层保护的粘纸,等到完工之后才能揭去,露出本来的面貌。同时我们还要按上晚间的照明灯光。以后每当大家从107街走过的时候都会看到这个新的标牌。静请期待哟!

还有什么,回头再说吧。

Tuesday, October 5, 2010

fourth week(10/04)

不知不觉进入了第四周了。

从第三周开始就进入“瓶颈阶段”了。挣扎到了周五终于可以安稳地睡上一大觉了,一直睡到周六中午。
可是不幸的是,周六的晚上却睡不着了,好不容易有了困意新买的车子又开始捣乱,差不每过一个小时就自动报警一次。就是这样一直到天亮。

周日早上是圣餐礼,到圣餐结束的时候几乎已经不能上楼梯了。
下午原来是有一个浸信会联会的会议,已经没有力量去开会了,休息到五点再去上晚上的课程。

就是这样,周一一早根本不能起来,头颈的疼痛几乎无法忍受。到了晚上去CVS买止痛药,挑来挑去的,品类太多了。最后找到了两瓶,一瓶是白天吃的(带咖啡因),一瓶是晚上吃的(带安定)。结帐的时候,发现那瓶275片的竟然是半价,只有五块半。呵呵!买到便宜的东西总是很开心的。不过,如果一次吃两片,要吃半年,而且还要天天头痛才行。不知道这两瓶药的保质期有多长了。

今天是周二,感觉好象是周一一样,因为昨天差不多是丢掉的一天。一切又恢复正常。重新开始拿起画笔。进入第四周了。不过如果第一周是从周三开始的话,那现在还没有进入第四周。总之,不知道画了多久,因为在恍然间会忘记时间,甚至空间。绘画成了一次旅程的媒介,(如同波拿文士拉所说的《心灵通向上帝之旅》)而旅行与自我放逐常常是同一件事,不同的是最后站在终点时所能留下的回忆。所以到现在,因为还没有到达终点,就不知道自己是在旅行中或是在一次“自我放逐”之中了。

以目前的进展,如果没有大的变化,一个月之内看来是没办法完工的了。感恩节?圣诞节?天哪!最好不要到2011!

A break at Monday, oct 4

放假一天!因为……病了

继续睡觉去了

Thursday, September 30, 2010

2010-9-30

九月的最后一天,一个月就这么着过去了。

周四,差不多一周也这么着过去了。

绘画进入第三周了,比前两周一下子慢了很多,体力上和心理上都明显的软弱。好象长跑者进入“缺氧”的阶段一样。只是不知道会要多久才能冲过去。

深蓝和群青的消耗应当是最大的,其次是大红、深赭。总体上比原先预想的消耗要小,也许因为只是在处理第一层的色彩。
用秃了一只八号的油画笔,昨天开始换上一只新的七号画笔。什么时候用上一号笔就差不多快要完工了。看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一个月之内怕是不能完工了。如果可能,就梦想在感恩节完工;当然了感恩节不成,就圣诞节、要不就元旦、春节。。。。。。呵呵。人总是能为自己的疲懒找到合理的理由和解决方案。

下了一天一夜的雨,今天晚上的天空很美。如果可以,或者可以将自己眼见的天空放在画布上。

十月份将面对很多工作,当然还是不断的压力和挑战。

该做的很多,想做的就更多了。但想做的差不多是没有机会做,除了这张画以外,有机会能全心全意做下去也是不容易。

网上很怪,从流量上看,竟然有从波兰、阿根庭访问我的博客的。不知道是真出于那些地方,还是代理服务器后面的未知者。不过好象“黑客”对我仍有不会逝去的“兴趣”。。。。。。

草草数笔,要回家睡觉去了。累了




“如果超人会飞
那就让我在空中停一停歇
再次俯瞰这个世界
会让我觉得好一些

拯救地球好累
虽然有些疲惫但我还是会
不要问我哭过了没
因为超人不能有眼泪” (发现周董的歌,越来越有趣了)

Thursday, September 23, 2010

Sep 23, 2010

又是月上中秋的时节,平静中的不平静,一切都归于沉寂,因为沉寂反而对那微声更为敏感。。。


每天早早就坐在办公室里,一笔一笔地画画,然后,

听音乐,几首老歌、老曲,反反复复地。从拜占庭的清唱圣咏到巴赫的B小调弥撒,再从享德尔的弥赛亚到莫札特的安魂曲,最后是周杰伦的新专辑(虽然是几年前的,但如果从未听过就还是新的)。结果一大堆的旋律和歌声又混在一起,继续搅动着我的宁寂。

cofeitadi, ma ledi q.....

如果超人会飞。。。。。因为超人不能流眼泪。。。。。。

when i disobey the Lord.......

昨天的月很亮,是啊,不亮的时候也叫“月亮”;同样的一天,却是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家庭在面对满月之时,也是不同的感受。唉!几多欢喜、几多愁。
夜晚,点上三只腊烛,来陪伴我的祷告。
烛光伴我酣睡。

(忽然发现有人竟然开始关注起我的博客了。与是用粘着擦不掉油彩的手,在键盘上随着地敲点什么。免着总是让大家失望。)

Daniel
九月廿三,(农历八月十六)

Thursday, August 26, 2010

转贴:穆罕默德

Obama dies and finds himself before the Pearly Gates.

He is very excited; all his life he's had a secret wish & longed to meet the
Prophet Mohammad.

Having arrived at the Gates of Heaven, Barack meets a man with a beard.

'Are you Mohammad?' he asks.

'No, my son, I am Peter. Mohammad is higher up.' Peter then points to a ladder
that rises into the clouds.

Delighted that Mohammad should be higher than Peter, Obama climbs the ladder in
great strides, climbs through the clouds coming to a room where he meets another
bearded man.

He asks again, 'Are you Mohammad?

'No, I am Moses. Mohammad is higher still.' Exhausted, but with a heart full of
joy he climbs the ladder yet again, he discovers an even larger room where he
meets another man with a beard.

Full of hope, he asks again, 'Are you Mohammad?

'No, I am Jesus; you will find Mohammad higher up.'

Mohammad higher than Jesus! Man! Obama can hardly contain his delight and
climbs and climbs, ever higher.

Once again, he reaches a larger room where he meets a man with a beard and
repeats his question: 'Are you Mohammad?...' he gasps as he is, by now, totally
out of breath from all his climbing.

'No, my son, I am Almighty God. But you look exhausted. Would you like a cup
of coffee?'

'Yes! Please, my Lord'

God looks behind him, claps his hands and yells out: 'Hey Mohammad -- two
coffees!'

Keep your trust in God; Your government has failed you miserably.=============

Saturday, August 21, 2010

有人开始反对纽约911遗址建清真寺

上周六的新闻明确表示美国现任总统支持在九一一遗址附近兴建穆斯林文化中心和一座清真寺 这个新闻发出之后,引起北美基督徒的大波动,并且各地的基督徒开始进行各种的抗议行动。

今天早上打开电脑,发现在Skype的华人教会领袖小群组中也有相关的表态。有人明确提出要“为反对在911遗址建清真寺祷告”。

于是我表达了自己的一点意见,下面是我在skype组群中的回复:

请问:反对的理由是什么?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38:56 PM] Pastor Gong in Miami: 首先有几点我想先请大家明确一下:一、美国不是“基督教的”国家;二、纽约不是耶路撒冷;三、这个国家的总统即不是所罗门(建丘坛),也不是耶罗波安。这几点放在我们的考虑中之后,请那些反对在911遗址建清真寺的基督徒提供一个可以让我们继续反对的理由!谢谢!

[1:44:33 PM] Pastor Gong in Miami: 我有一个反向的思考:中国的皇帝在承德的避暑山庄以皇室为中心外围建了“外八庙”;如果今天的“皇帝”在“外八庙”中又加建了一所基督教堂,那是不是基督徒就应当为“皇帝”歌功颂德呢?

[1:49:06 PM] Pastor Gong in Miami: 一方面我们看到政府拆除了很多基督徒的教堂,我们说这是“暴政”;但同时我们有没有看到个别地区也有政府在兴建教堂、寺庙,这是不是“暴政”呢?建与不建只是表面,而内在之因、之理何在?若对此都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只是盲目的反对,那种精神不是“吉哈”(圣战)的翻版么?

-------------------------------

我个对此不以为是,也不以为非。

因为从总统的角度来说,他所考虑的是政治利益,以及这个国家(世俗化的民主主义)的立场,从而他提出支持这个建设是必然的结果。并且也合乎他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前设。

反对的合理理由,其实关不存在。而反对者出于情感,一种是美国人对九一一的伤感,一种是宗教情感。

九一一的伤感,可以理解,而将九一一的破坏者定为穆斯林,就比较危险了;

若是出于宗教情感,不应当!因为当基督徒在佛教、印度教的国家里面兴建一座座教堂的时候,有没有相对当地人的宗教情感呢?特别注意:是佛教国家、印度教国家!而我要强调的是:美国不是基督教国家。只是基督徒比例相对比较高的国家。所以如果美国的基督徒出于基督教的情感来反对在纽约九一一遗址建清真寺的话,那于情、于理都不合宜。

这件事真正有权利反对的是美国公民,但他们也暂时找不到任何一个对应的哲学、政治的理由来批评现任总统的观点!我想,就是换了他的前任,也会做出同样的表态的。


宫牧师 2010年8 月21日